考研助手

2025民商法学考研:权威机构推荐名校指南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30

法学考研学校排名如下表所示:

2025民商法学考研:权威机构推荐名校指南

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一门研究法、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的专业学科,它构成了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是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分支。

一、法学专业介绍

(一)研究方向:

1. 法学理论

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3. 刑法学

4.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5. 经济法学

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7. 国际法学

(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612专业综合一(含民法、刑法)

④ 847专业综合二(含法理学、宪法学)

(三)推荐院校

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的招生院校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四)就业方向

1. 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党政管理、纪检监察、企业管理、合同管理、法律事务管理等。

2. 在立法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从事党政管理、纪检监察、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政执法等工作。

3. 在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从事治安管理、案件侦查、法律监督、审判、监狱管理等工作,担任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人民警察等。

4. 在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担任律师、公证员、仲裁员、企业事业法律顾问等。

5. 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法律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考研分享

摘要:科比曾说:“每一场比赛中,总会有人赢、有人输,那么赢的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如果世界上总有人能实现梦想,那么,实现梦想的人为什么不能是你?人生最棒的感觉,就是你做到别人说你做不到的事。本人本科毕业于一所985理工院校,法学专业,考研政治和英语成绩均在70分以上,专业课240分以上,现已成功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研究方向为商法学。以下是我分享的一些复习经验,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时间安排

我的时间安排分为几个阶段,前两年主要是学习经验总结,以下是法综与专业课的时间安排给大家提供参考:

从4月开始跟随机构系统学习法综,暑假前至少完成法综教材的阅读,我在已有基础的情况下,在听课的同时也进行了背诵;通过机构安排的第一次模拟考试,训练答题速度,了解背诵不足之处;暑假开始专业课学习,我同时参考各种资料,整理了专业课两门课程的笔记(实际上整理笔记还是有些草率的,整理笔记非常耗时),笔记在考前还在不断补充内容;专业课完成一遍后大约在10月,随后的安排相对自由,每周安排一到两门法综的背诵(其中民法在专业课中背诵)同时不断复习专业课。

11月末考前冲刺阶段,加快速度,争取较容易记忆的科目(如法理)每天过一遍,较难的科目2-3天过一遍,直至考试。

总结经验:

1. 保证考研复习的整体时间长度足够,我两次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安排了其他事情(学校毕业论文、法考)导致复习时间较短;

2. 保证学习效率,学习效率足够高,第一次就学明白,不必像我通过再战积累基础知识;

3. 保证每个阶段的安排都紧密跟上,我第一年就没有在暑假前完成法综全过一遍的目标,导致后面每个阶段都落下一点,前面偷的懒后面都会找回来。

每天时间安排:可以采取逐步增加学习时间的方法,因为太早的高强度学习容易导致过早感到疲劳、失去干劲。随着考试时间临近,逐渐增加每天的学习时间,但至少也要保证每天学习10小时,保证整体的学习强度足够,不要认为每天睡饱饱快乐学习就能轻轻松松考上。另外,取消掉一切不必要的聚会、活动,不要让这些事情成为不学习的借口。每天的学习时间如何安排,都由自己决定,可以与辅导老师商量,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案。接下来就可以研究每一科如何学习了。

(一)学校

由于今年是二战考研,选择学校时非常谨慎。相比于北大、清华、人大这几个学校,政法竞争相对较小,法学专业又很好,虽然政法今年竞争也很激烈,但是如果目标已经确定,就要脚踏实地地努力。考研不只是过程,结果更加重要。

(二)专业

主要考虑到民商法专业对以后就业可能更有帮助,因为毕业后想做公司法务类工作,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民商法专业在不同的学校法学专业里竞争一般都是最大的。如果是想以后做学术搞研究,还是要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

(三)英语一

英语参考书目:黄皮的考研真题+新东方乱序单词书/朱伟恋恋有词+王江涛英语写作。

刚开始复习英语时,主要是背单词,先打好基础。毕竟大学四年已经把英语全都还给老师了,一些基础的单词有些都记不起来了。所以刚开始复习时可以先背单词,背单词时单词书配合扇贝单词app效果也是很好的。扇贝可以每天抽几分钟时间刷一下,不用占用很多时间。真题试卷刚做时最好是精做,尤其是阅读理解里面的单词不会的一定要记下来查一下意思。其实每年阅读里面的重要单词都是差不多的。另外,王江涛老师英语写作也是很好的,我是因为最后时间不多了,所以只背了几篇主要的,其实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英语写作了。平时可以模仿着练一练,顺便还能练练字。

(四)政治

政治参考书目: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四套卷+考点预测)。

如果是文科生的话,政治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想要考高分的话,还是要好好准备的,因为政治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非常细,而且分值占一半。建议精讲精练第一遍一定要非常认真地看,之后可以挑重要章节来看。另外可以配套1000题来做。今年我是把1000题的选择题刷了两遍,今年选择题应该是错了8分左右吧。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这个肯定是必背的。今年大题基本全中。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看风中劲草,听说也是很不错的。

(五)专业课

专业课参考书目:

《法理学》舒国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宪法学》焦洪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法学》(必读)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民法学》(选读)王卫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刑法学》曲新久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学》宋朝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法》(必读)赵旭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司法》(选读,推荐)赵旭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业课的学习,选择这几本书就足够了,务必使用最新版本。我从5月份开始准备专业课,一开始我先大致浏览了一遍书籍,随后列出了一个考试大纲。6月份,我报名了一个辅导班,老师是一位来自政法民商法专业的学姐,她非常和善。我通常在周末跟随她学习,而平时则独自在图书馆自习。报名辅导班主要是为了快速掌握考试重点、题型和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避免走弯路。今年,学姐确实帮助了我很多,包括复试和选导师等方面。

考研学硕的一大难点在于需要阅读大量书籍,且不确定考试重点,考试大纲几乎涵盖了整本书。刚开始复习时,我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从何入手,总觉得在白费力气。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因此,我建议刚开始复习时,先把所有书籍都看一遍,在心里构建一个基本的大框架,然后逐步填充细节知识,就像画树状图一样。我在阅读专业课书籍时,会将一些重点内容记在本子上,因为教材内容繁杂,所以需要精简重要内容,便于日常背诵。我还在一位学长那里购买了专业课的音频,遇到不懂的地方或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听听音频。这些资源在淘宝或考研帮上都有学长学姐分享。此外,我还会浏览考研论坛,看看别人的学习经验,取长补短。

平时在学校复习时,我通常早上7点起床,大约7点35分到图书馆,先背半小时英语单词,然后开始看专业课。中午11点去吃午饭,避免高峰期食堂人多。午休一个半小时,下午1点半左右到图书馆学习,5点吃晚饭后去学校健身房运动1小时。晚上快7点开始学习,直到10点图书馆闭馆。晚上,我一般会总结白天所学内容或看政治,回寝室睡觉前会刷会儿手机或吃夜宵(可能这才是坚持运动的主要原因吧哈哈)。学习与休息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六)复试

复试包括四部分:英语听力和口语、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今年的听力部分包括填空和选择题,复习时可以使用六级真题,难度不大。政法的口语由外国语学院组织,题目涉及一些热点话题,提前准备一些近期热点问题即可,即使没有用到,至少在考场上有底。专业课笔试内容与初试相似,简单回顾一下初试书籍或笔记即可,题量比初试少。专业课面试是复试中最重要的部分,我通过邮件联系过老师,老师回复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面试时要自信地展示自己,面对老师的提问、追问和反问,保持谦虚。面试时的心态确实很重要,轻微的紧张是可以理解的,老师一般也不会为难学生。除了专业课知识外,老师还可能问一些个人生活方面的问题,面试时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要过于张扬,也不要沉默寡言,保持谦虚,大方地展示自己即可。

关于复试,我的经验是:专业课笔试的内容多看法大老师的论文和最新热点问题。答题时,要符合论述规范,有自己的观点和充分的论据。

专业课面试是随机抽题的,题目的准备还是以教材为主,尤其是课后的思考题,在此基础上再拓展其他知识。抽到题目时有一次换题的机会,我当时以为换题会扣分,所以就没换,自己抽到的题目答得也不太理想,但全程微笑、礼貌、不慌不忙,仪态部分据说也会占分哦~另外,如果答不上来,老师也会耐心地给你提示思路,所以只要踏实准备了,就不必过分紧张。

关于英语笔试(听力),难度不大,个人觉得按照六级水平准备即可,当然我考研时看的经验贴都是建议按照雅思听力来准备的。

英语口试也是抽题,三人一组,老师首先会根据你抽到的话题分别提问,然后要求三人相互讨论,过程中老师可能穿插提问。

我当时抽到的话题是学术不端,其实这个话题我前期是有准备的,但进考场前我觉得可能因为太难而不考,进了考场一脸懵逼,但还是要不慌不忙,把自己的套话讲完。给老师留下一个我敢于用英语表达的印象,这就够了。

其他

关于学习重点,大家要清楚,考研初试就是一门考试,是一种应试。喜欢钻研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好事,但不要顾此失彼。对于某一方面的钻研一定要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不要因为某一科难背就有所忽略。

关于心态,考研期间我心态一直还算稳定,这得益于我一直以来对学习状态的保持,高强度的学习对我来说不算太难。当然,肯定也会有心态崩溃的时候,我也不例外,比如上午没有完成自己安排的任务、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背了这么多遍还是记不住,这些情况都会出现。情绪需要适当的宣泄,吃点好吃的奖励自己、和朋友们倾诉一下都是可以的,但该学习还是要学习,发泄完情绪后,继续背书!在备考的后期,当然也会有怀疑自己是否准备好的时候。但回想前几个月的备考时光,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我已经用尽了全力,如果这次没有成功,那我认了。我没有后路可走,此刻的懈怠就是对自己前几个月努力的最大的不尊重,因此我只能继续拼搏向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冲刺阶段继续迎难而上。不要总是比较别人的进度有多快,自己的学习只有自己知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有他横,明月照大江。时不时问问自己,你今天的学习尽力了吗?如果这就是你的水平,那咱们能学多少学多少,不要把时间精力用在内耗上。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关于学习时长,效率是第一位的,其次再去要求学习时长。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以及学习时间,用最好的精力去学习。千万不要不清醒地学习,自己学进去了多少自己心里有数,不要欺骗自己。

关于手机、电子产品,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学不下去会刷手机,我就尽量去人多的教室自习,每次学习坐在第一排,因为大家都在学习且很容易就能看到我在做什么,这样我就有点不好意思再看手机。或者可以选择将手机放在讲台上或其他离自己远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不带手机出去学习。尽量减少手机对自己的干扰。

关于做计划,我有一个小本子,会做一轮、二轮的大体规划以及每天的任务。时不时会写几句给自己加油打气的话。这样记录自己的学习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是有收获的,并且能够更加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进行,不至于太过着急。

最后,考研不易,上岸之后会收获更美的学术生活,希望大家都加油备考,祝大家都能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谢谢~

首选传统法学强校五院四系,五院是指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前身)、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前身);四系分别是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前身)、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前身)、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前身)。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是民商法强校,但上述学校难度较大,如力不从心则可参照综合大学排名进行选择。

1、院系名气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相对于本科阶段来讲要更深、更细,考生在某个学科上能否接触到前沿的东西,能走多远,学校的专业实力不可忽视。每年,各大机构和有关机构都会公布大学以及各专业的排名。我们可以根据这份排名表直观地看到研招单位的实力。如北大、人大、政法、清华、吉大、复旦、华政等。

2、学术氛围

对读研来说,学术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读研就是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慢慢熏陶并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一般来说,热门院校冷门专业会拥有自己良好的学术传统,在这个学术传统中读书的人会不自觉地烙上这个学校自身的气质与秉性。

并且,在热门院校里,会有各式各样的学术讲座,图书馆里会有更丰富的藏书。贸大、南大、南开、厦大、中大、武大、西南政法、中南政法、西北政法、山大、交大、财经类院校等法学新势力或地理位置好或者学校特色明显;这类院校那些地理位置好的又更具有竞争力。

3、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个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其学术氛围也会更加浓厚。在选择学校时,要关注该校法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以下是一些具有优秀师资力量的学校: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国政法大学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华东政法大学

- 西南政法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复旦大学法学院

- 南京大学法学院

在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在导师的引领下,研究生得以投身于深入的研究活动。常言道,“良师益友”,导师对于研究生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研究生阶段,师承关系尤为关键,优秀的师资力量对于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关于就业前景,选择院校时就业因素不可忽视。考生在确定专业后,往往会倾心名校,期望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江浙、广东等发达省份的大都市,人才就业竞争尤为激烈。

但不妨将目光投向中小城市,硕士研究生学历在那里受到重视,同样机会众多,成功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如中西部地区及各省地级市等地。

至于录取率的比较,考生参加考研,都怀揣着金榜题名的梦想,能否考取是衡量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热门院校报考人数众多,但需注意,很多人集中于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

因此,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的人数可能并不多,录取率可能相对较高。例如贵大、郑大、兰大、云大、湘大等以及一批新增加的理工类院校(清华与交大除外),地理位置与法学实力均属一般。

扩展资料:民商法学可细分为民法学和商法学两个分支。民法学主要研究传统民法学,而商法学则专注于商法学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部分学校还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方向纳入民商法专业,也有的学校将其纳入经济法专业。

民商法学专业报考热度持续上升,是目前法学专业门类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录取比例一般在12∶1以上。该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高校、法院、检察院、大型国企、外企、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均是其就业目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商法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考研助手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400-850-8622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850-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