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2021-10-29 13:44
2022年湖南体育职业技术单招学校老师怎么样
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目前,共有教职工24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教练员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6人,国内访问学者11人。同时,聘请了60余名来自体育行业企业一线的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了一支"人文体育素养高、体育教学技能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对外交流
2020年11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湖南国防工程职业技术、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湖南体育职业共同组成湖南省定向培养士官院校联盟。
2022年湖南单招在即、咨询免费获取单招历年真题、面试技巧等单招强化资料一份;专业提供单招选校指导、单招笔试面试知识强化培训;(咨询132-9741-5459)
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条件。拥有40个校内实习实训室(基地)和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各实训中心、实验室实物设备、教学系统、实训系统等设备精良,功能齐全,设施设备水平均达到国内乃至亚洲,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奥体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此外,在长沙、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74个稳定的与专业教学相配套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理学一体、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特色
专业体系特色鲜明。设有体育系、社会体育系、运动系、体育产业与管理系、思想政治课部、继续教育部、士官、省体校等四系两部一院一校。开设了运动训练(含定向士官班)、体育教育、体育运营与管理、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与康复、民族传统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国际标准舞、健身指导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10个专业,在校学生5300余人(含中职),拥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
按照"优化示范特色专业、改造一般传统专业、增设新兴交叉专业"的建设思路,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凝炼专业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专门高地,形成了专业领域的融合,即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艺融合、体产融合、体军融合,着力打造了竞技体育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体育教育文化、体育产业文化等专业文化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积极构建实施了"目标环、机制环、培养环、活动环、评价环"相结合的现代体育高职教育的"五环"模式,具体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体格、智格、人格、品格、国格相结合的"五格"人才,形成由*、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共五方共同参与的办学机制,践行"学、研、训、赛、产"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推行求真、求善、求美、求实、求强相结合的育人活动体系,实施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共同考核的评价方式。
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遵循"厚德、强能、尚勇、创新"的校训,营造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用人单位四方联动的育人机制;打造了"运动训练与教育"双专业群;在*11个体育类专业中牵头制定了社会体育、健身运动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3个级专业教学标准;全面实行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书"制度,近三年来,有两千余名学生通过了行业主管*组织的各类职业鉴定考试,资格证书取证率在90%以上。
师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在2019年*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六项比赛中荣获五个一等奖,在2019年*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四项比赛中荣获三个团体一等奖,在参赛单位中均名列前茅,在*及省内*生运动会、国际国内体育舞蹈大赛、跆拳道及武术比赛等重要赛事中也屡获佳绩。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朝气蓬勃、交通便利的长沙市体育新城,东邻武广长沙火车南站,西临万家丽市内快速交通线,南靠长沙市雨花区*,北邻体育主题公园"沙湾公园"。占地面积45.93万平方米(约500亩),院内建筑错落有致、优雅宁静,是长沙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来校路线
汽车西站→步行至望城坡站→乘312路至长岛路口站→步行至五一东村站→乘121路至上白沙湾(省医药学校站) →步行至湖南体育职业
汽车东站→乘503路至人民东路口站→乘156路至曲塘路沙湾路口站→步行至湖南体育职业
汽车南站→乘7路至长沙市中心医院站→乘159路至曲塘路站→步行至湖南体育职业
汽车北站→乘9路至人民路立交桥北站→乘121路至上白沙湾(省医药学校)站→步行至湖南体育职业
长沙站 →乘121路至上白沙湾(省医药学校)站→步行至湖南体育职业
火车南站→乘159路至曲塘路沙湾路口站→步行至湖南体育职业
黄花机场→乘机场快线至长沙火车南站→乘159路至曲塘路沙湾路口站→步行至湖南体育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