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2021-12-04 19:43
很多人都把单招当成是统招的捷径,因为单招的考试要比统招简单。但是被单招录取的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和统招生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入学的途径和时间不一样。小编老师整理了长沙民政单招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和教学部,开设专科专业44个,涉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等10个专业大类。
2022年湖南单招在即、咨询免费获取单招历年真题、面试技巧等单招强化资料一份;专业提供单招选校指导、单招笔试面试知识强化培训;(咨询132-9741-5459)
单招和高考统招的实质区别
对高考生开放的学校非常多,只要是注册的正规的院校都对考生开放,学生根据自身的成绩可以选择填报不同的学校。学生选择面较广,上到清华、北大、南大、复旦这些的学府,下至地方性的院校和民办大专。
报考单招的理由
理由一:高职招生主渠道
近两年不断扩大高职单招试点的规模,这条主渠道正逐步形成。从近年来录取情况看,通过6月份高考被录取进入部分高职院校的难度比高职单招还要大。
理由二:双重选择更优化
高职单招考试难度相对于高考而言,更倾向于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如未被理想学校录取,还可以参加6月份的*高考。
理由三:专业实用好就业
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看,学历与就业率呈现一定的反比规律,高职专科生好找工作。
理由四:边学边练学费低
高职院校培养周期短、学费较低,还可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
理由五:斩获双证就业优
据统计,80%以上的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了证书或上岗证书,成为"技能+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面试攻略目录
一、什么是面试
二、面试流程
三、基本礼仪
四、答考官提问
五、自我介绍
六、面试练习题
——————————————
1、什么是面试?
——————————————
(了解即可)
高职学校单招按照学生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面试成绩在各个高校录取分数的比例个不相同(详细请参考报考院校招生简章)。
面试试题主要围绕语言组织表达、逻辑应变、知识储备、等方面出题,综合问答情况以及考生基础礼仪打分。
——————————————
1、面试流程
——————————————
(必背!一般都是以这样的顺序为主,差异不大)
(1)、面试前门外候考几分钟调节心情,缓解紧张。
(2)、进去前敲门问候"请问老师,我可以进来吗?"
(3)、双手递过身份证、准考证;
(4)、向老师鞠躬问好,自我介绍。
(5)、进去后到座位前询问是否可以入座后再坐;
(6)、坐下的时候要坐端正,切忌跷二郎腿,手乱摸等等,脚也不要抖;
(7)、老师说话不要打断,多说几点,多角度思考问题。实在不会,"对于这个问题我还认识不够,还请老师见谅"态度诚恳,博得主考官的好感。
(8)、回答完问题后,带句谢谢老师之类的话;
(9)、结束之后微微鞠躬,"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10)、双手接过身份证、准考证;
(11)、走后随手轻轻关门。
——————————————
3、礼仪
——————————————
(提前准备、勤加练习)
"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交往的艺术,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都要符合学生的形象,这样才能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拉高你的面试分数!
(一)时间:提前到场候考!准考证、身份证等必备品齐全!
(二)穿着:穿什么?干净整洁,忌穿校服。 好无饰品。
(三)个人卫生:胡须、指甲、忌指甲油、发型男生干净清爽、女生马尾。
(四)姿势
走姿:从容平稳直线、眼睛直视、迈步均匀自然
站姿: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立腰、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双腿并拢、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
坐姿:入座1/2轻稳缓,忌东倒西歪、忌分腿二郎腿
(五)状态:眼神(有交流、忌东张西望)、全程微笑(自然真诚)、 自信(综合)稳重(快想慢说、忌各种小动作)
(六)礼貌用语:敲门(得到允许后进门)、敬礼(30°鞠躬,站直后再开口)、尊称(您)、道别(老师再见)、谢谢
——————————————
4、自我介绍
——————————————
(必背)
将自身优势爱好特长结合报考院校即可。
Tips:
中间添加文言诗句、背下来多给同学或老师复述,回答时清晰流畅,不要有背书的感觉!
自我介绍切记假大空,要脚踏实地,表达自己的真诚。
——————————————
5、回答考官提问
——————————————
(必背!)
这是每一届考生都为担心甚至"惧怕"的环节,但这也是考官从考生处获取信息的主要环节,在面试分数重所占比例极大。所以各位考生务必重视如何找到老师提问中的重点,说出让老师满意的答复。
考试完成自我介绍之后,老师就会开始提问,不论是就你自我介绍里的内容,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要听清楚老师问的问题,理清问题的脉络再回答(快想慢说),那么遇到问题怎么去思考就是重中之重了。
1.核心问题是什么?(只能有一个)
2.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来龙去脉,历史原因)
3.和这个问题有关的人或因素有哪些?
4.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原因?次要原因?
5.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练习时用归纳法,写出所有可能。答题时用演绎法,找到一种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
老师想听到的是你如何透过现象找本质,回答是否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如何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