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2023-05-05 12:59
在我国,幼儿园教师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有关这一职业的认识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过程。改革开放是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认知大致的分界线:从1949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并没有"幼儿园教师"这一称谓,而是称之为教养员或保育员。这一时期学前教育学习苏联的经验,具有教师中心、集体教学、分科教学的特点。到了文革期间,学前教育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增强,具有"成人中心"的特点。在前一阶段,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儿童健康和安全的守护者"以及"儿童集体政治道德教育的管理者",总体上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
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受到西方学前教育和儿童发展理论再度影响,我国开始重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职能,从教师中心开始向儿童中心转变:如强调"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方式,并在1989年停止使用"教养员"这一称呼。同时,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也逐渐提高;新课标的出台也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开展园本调研和教学反思,幼儿园教师开始具有"研究者"的身份。
幼儿园园长证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幼儿园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2:幼儿园管理技能:包括幼儿园组织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幼儿园园所安全与卫生管理:包括园所安全与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4: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包括幼儿园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持有幼儿园园长证则表示持有者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负责幼儿园的全面管理工作,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
幼儿园园长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证明自己具备必要的幼儿园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幼儿园园长的工作。
2;提高幼儿园园长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3;增强幼儿园园长的自信心和职业素养,提高园长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4;有助于幼儿园园长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惠条件,提高薪资待遇和职业前景。
总的来说,幼儿园园长证是幼儿园园长从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凭证,也是提高园长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