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2025-05-06 11:39
长沙财经学校发展历程
长沙财经学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921 年,由著名教育家刘宗向与文启泉创立的私立含光女子中学。校名 "含光",寓意 "含容一切,并发扬光大",并以敬业、求实、勤奋、廉洁为校训。学校初始租赁理问街杨家巷民房办学,1923 年,时任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将宝南街军产拨作校址。

含光女子中学重视学生素养培养,其创办的《含光青年》发刊词强调,青年肩负*未来,求学时应注重能力与品格修养,成绩优劣关乎*民族存亡。1938 年,长沙遭遇 "文夕大火",学校被迫迁至湘乡叠麓冲谭宅、*迁至宁乡小西门等地。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长沙,并选址荷花池复学。1953 年,学校定名为长沙市第五女子中学,1954 年更名为长沙市第十三初级中学,开始实行男女合校。
1982 年,学校迎来重要转型,与长沙市财税局合办职业学校,开启职业教育新篇章。此后,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持续探索与发展,1994 年与长沙市第二十七中学合并,组建为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历经多年积淀,学校凭借卓越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先后荣获多项殊荣,如首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省首批卓越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单位等,并且连续 23 年保持省文明单位称号。
如今的长沙财经学校拥有长沙职教基地和荷花池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 11.7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9.1 万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445 人,其中省级专业带头人 11 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 128 人 。自开展职业教育以来,累计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 4 万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贴合市场需求,构建了现代商业服务、现代信息服务、现代旅游服务、现代休闲服务四大专业群,共开设 21 个专业。在教学成果方面成绩斐然,2020 年起,教师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等赛事中,获*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 4 项,省级一等奖 39 项、二等奖 21 项、三等奖 17 项;学生参加*院校技能等大赛,获*一等奖 23 项、二等奖 23 项、三等奖 10 项,省级一等奖 132 项、二等奖 108 项、三等奖 97 项。
从近三年毕业生去向来看,办学成效显著。2022 - 2024 年,本科上线人数、录取人数逐年上升,专科录取人数与就业创业人数也保持稳定。2023 年初,伍卓林校长提出办学 "六大主张",涵盖唤醒学生自信、立德树人等方面。在 2024 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学校参赛选手凭借精湛技艺与拼搏精神,勇夺 2 金 5 银 2 铜的佳绩。
长沙财经学校作为长沙职业教育的杰出代表,随着自身不断发展,*度与影响力日益提升,正稳步走出长沙、走向*,持续为职业教育事业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