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心声唱歌培训课程班
面议发布时间: 2019-11-26 19:30:49
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必须首先知道歌唱的三个要素:头腔共鸣、打开喉咙和气息支持。
我们觉得中声区的歌曲会很容易唱,这是因为它对头腔共鸣、呼吸方法、喉咙状态、吸入的气量等方面的要求更接近人说话时的状态,易于把握。唱高音难,因为它在上面的几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仅仅用说话时的状态演唱是不够的,它要求演唱者必须对上面的几个方面的正确操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它要求演唱者必须能够更准确的控制和突出头腔共鸣、喉咙更好的打开并稳定好、正确的吸气,而且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吸入足够演唱高音的气量,演唱高音是需要更大气量和气息支持的。
关于歌唱的三个要素,有这么一些有效的练习技巧:
头腔共鸣
口腔上盖主要包括硬腭(前面的比较硬的部分)、软腭(在硬腭后面的比较软的部分)、悬雍垂(或者叫小舌,与软腭相连)。在演唱时要求硬腭和软腭都必须向上撑开,同时悬雍垂放松,根部向下,尖部向上稍翘起些,但不能过于紧张,口腔后面的部分叫咽腔,我们的咽腔也要撑开。
在做好上面的操作后,要求鼻腔也要撑开。鼻腔与口咽腔是连通的,我们管这一连通部分叫作鼻咽腔,鼻咽腔也是撑开的。为了更好的打开鼻咽腔,要求我们的眉心不能紧张,不能向中间收,要把眉心的表皮也撑开,同时我们要面带微笑,颧骨上提。这样,鼻腔到口腔就做到了畅通无阻。在这种状态下发声时,我们感觉到上口盖以上有一个整体的共鸣效果,而这就是头腔共鸣。
演唱高音,头腔共鸣会更多一些,我们必须根据演唱作品的实际情况控制和减少口腔共鸣,从而突出头腔共鸣。头腔共鸣不太好解决的是打开鼻咽腔,即鼻腔与口咽腔连接的那一个很小的区域,我们在练习时多去体会这一点,体会眉心的感觉。母音 ei 的练习和哼鸣(ng)的练习有利于我们打开鼻咽腔。
打开喉咙
对于打开喉咙,我觉得在解释上会更困难一些,是因为人们感受到的状态与实际的客观情况总有一些偏差。为此必须提出更多的理解思路,以帮助大家理解打开喉咙的具体操作过程。
一种理解方法:
在打开喉咙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体会下面的动作。看下面的示意图:
一动作是将颈部肌肉向周围扩张,。同时注意,高音时声带开口小、更紧张,中低音时声带开口大、更松弛。
第二个动作是下降喉咙,喉咙在降低到很低的位置后,一定要稳定好,不能上下乱动。
第二种理解方法:
歌唱时喉咙的位置是比平时说话时的位置偏低一些的,打开喉咙就是将喉咙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舌头很自然的平放在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就是打开的。
气息支持
提到气息支持,我们必须先知道一个概念——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是被全世界无论是美声界还是民声界一致公认的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要想更好的解释气息支持,我们还会运用几个名词,小腹、横隔膜(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起隔离两腔作用的一个膜)、对抗、腰、两肋。
我们打开喉咙,通过开喉吸气,我们会快速的吸入足够大的气量。但是这个过程中喉咙的作用只是一个气息入口的开关(好比水头的开关),打开喉咙我们只是打开了气息入口的开关,而气息进入我们体内是需要一个动力的,那么这个动力从何而来呢?
与我们打开喉咙相伴随会有一系列其它的动作。在打开喉咙开口吸气的同时,我们要使小腹向前下方运动,脐部松开不能有揪紧的感觉;横隔膜要整体的向正下方运动,下降到一定程度,它会与腹腔有一个对抗,在演唱时我们会用到这个对抗力;脊椎两侧的肋骨要向外向下展开,这样可以吸入更多的气量(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要特别注意);把对身体的支撑力放在后腰的中心点上,而不是整个后背或整个后腰。下降小腹、下降横隔膜和展开肋骨的作用是扩大胸腔的容积,以吸入足够大的气量,另外胸腔的容积的增大,会使胸腔内部的气压小于身体外部的气压,这样外界的空气就会很自然的进入肺,这就是吸气的动力之源。
总结一下就是,在吸气的时候,我们要先打开喉咙,然后通过下降小腹和下降横隔膜带动喉咙同时下降,以配合喉咙的进一步打开,下降小腹和下降横隔膜使我们吸入了足够演唱的气量,横隔膜下降与腹腔产生对抗,我们就是利用这个对抗力来进行演唱。我们说气息支持,就是说要通过开喉吸气,有了足够的气才会有对抗力,然后保持住这个对抗力,使其持续着,不能中断,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我们都不能丢掉这种对抗的意识。
关于演唱,上面提到三个方面:头腔共鸣、打开喉咙和气息支持,大家在理解和练习的时候必须将三者结合起来,而不能孤立某一项,因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的,有一个方面做不好都会影响其它两个方面的发挥和提高,直至影响整个演唱水平的提高。在演唱时我们必须把这三个方面同时做好!
这三个方面的提高都是需要通过专门训练的,我觉得头腔共鸣和打开喉咙通过短期训练可以做到70%以上,而对气息的训练则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天才领路者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400-850-8622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