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教育

职业规划,不只是成年人的事

发布时间: 2010-09-11 17:16:30

职业规划,不只是成年人的事

       近年来,随着职业规划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好工作的标准已不仅是过去人们所理解的薪酬高、福利好、工作清闲,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选择真正适合自己职业,根据自身情况,如职业兴趣、性格特点、价值观、自己已有的能力、可开发的潜力、所拥有的资源等等,综合所有可能影响一个人职业发展是否获得成功的因素,来抉择一生的职业方向。    对于职业生涯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曾有人做过研究,一个人如果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而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诸如此类的数据我们在很多报道中都能看到,也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在职人士的重视。然而,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从小抓起。西方发达*十分重视孩子的生涯辅导。在美国,从幼童时期老师就开始观察孩子的兴趣性格特点、特长、能力倾向等,然后记录到他们的档案里。这个档案便伴随他们从小到大一生的学习生涯。同时,学校还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辅导内容和辅导形式。所以进入*之前,他们已经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并且知道如何为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在我国,由于教育形式和国情的局限,我们还没有能力把职业教育推广和普及,从小对孩子进行职业教育,但最迟,职业规划教育应该在中学阶段抓起,帮助中学的孩子们找到一个适合他的职业方向。因为,从中学起,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开始——文科理科、*专业的选择,都是一个极重要的职业生涯的起点。让我们来看以下几组数据。

一、研究数据显示:世界至少70%的人的职业不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大多数人都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或者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料表明:42.1%的*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造成未来职业前景受阻;65.5%的学生表示如果可能将改变专业。

三、2007年8月6日发布的一篇《*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是我国首次针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进行的调查报告。报告一公布立刻引起了国内近百家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什么会引起这样强烈的反响,因为调查结果表明:从1977年到1998年20年间的几百位高考状元(现在基本在30-50岁左右了)职业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大相径庭,这些当年的考场状元中没能出现行业的“顶尖人才”,无一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职场状元”。 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集智慧、天赋、勤奋等于一身的特殊群体们在走上职业岗位后表现得如此的平凡无奇?研究显示大部分高考状元选择专业时未考虑是否与自己的个性相符合,对专业详细内容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未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触及你的心灵。昨日之日已流走,明日之日尤可期。亡羊补牢时尤未晚。职业规划决不不只是成年人的事,它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此文来自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牛耳教育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400-850-8622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课程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850-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