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在高校常年从事招生工作的老师纷纷感叹,无论是高三应届生、学生家长,还是一些已经进入*的学生,对于*很多专业的认知都有偏差,宛如“盲人摸象”:有人对专业名称望文生义,有人跟风所谓的“热门”专业,殊不知即便是同一名称的专业,在各个*的研究领域其实各有侧重,甚至截然不同……
*开学没几天,正在接受入学教育的新生中,却有不少已经开始咨询转专业的事宜。
因为考分不够高而错失*志愿,被调剂到了一个“陌生”专业;因为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越俎代庖;进了*后才发现自己被专业名称“误导”了,顿时感到前途渺茫……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不少*新生抱憾自己错选了专业。
与此同时,高三应届生的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志愿填报。目前,我国一千多所*中,本科生专业设置超过六百多个,林林总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专业名称差不多,研究领域“风马牛不相及”
典型案例:材料专业、能源专业
比起文科,理工科的一些专业往往让很多学生和家长“迷失”:看上去专业名称相差无几,但其实研究领域却隔得很远,堪称风马牛不相及。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材料”。新材料应用前景广阔,每年都会吸引一些理科学生填报,一些学生先根据自己的高考实力选择学校,然后看到有“材料”的专业就填。很多*都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但是具体的*设置,其实大相径庭。比如,一些*的材料专业,其实叫“材料成型与控制”或是“材料加工”,这类专业虽然研究的对象与材料有关,但主要研究的方向领域是材料铸造、焊接、模具以及锻压。在一些理工科院校,这类专业都由过去的冶金系或者铸造系更名而来,历史悠久,虽然不能算是“新兴”*,但随着产业升级,这些专业的研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而目前备受关注的纳米材料,在一些学校被归入高分子材料专业,而另一些高校的材料专业则设有无机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专业。
与“材料”差不多让人容易误解的,还有“能源”。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新能源领域备受关注。但翻开国内大论是“节能减排”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新能源领域备受关注。但翻开国内*专业设置,除了极个别学校近年来增设了“新能源专业”外,多数工科院校开设的和能源有关的专业,其实都有别名。有的*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但专业有细分,有的偏向汽车动力,有的涉及制冷空调智能控制,还有的是热能专业,由过去的锅炉专业演变而来。而建筑节能、电力节能,更多的与能源管理有关的专业方向,则依据各校专业设置,各有分属。
类似的专业还有“海洋”。沪上不少*开设有海洋管理、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等专业,很难让一名高中生或者家长从很技术的专业角度去理解,虽然不能说它们彼此之间差别巨大,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确有不同。
*专业划分过细,填报志愿莫被迷惑
典型案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应用
国内*很多*和专业在设置上划分过细,也是导致专业难选的原因之一。一位“海归”教授告诉记者,在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被统称为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不管学的是偏硬件还是偏软件,都被统设在这个专业下。而目前国内的专业设置中,就有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应用等类似的专业名称。与此类似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在国外都统称为Electronic Engineering,但国内则细分为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工程专业、微电子专业等。
这位教授还告诉记者,在国内*,一些专业本来有鲜明的特色,但*的“婆家”却在客观上给考生填报志愿带来麻烦。最典型的要数动漫专业,把它归入艺术类招生或者归入创意、设计都情有可原,但在沪上个别院校,动漫专业却被划入了软件。“如果动画、漫画设计是靠计算机教授们能够培养出来的,那这个专业大概叫‘动漫辅助设计技术’更为合理。”
为此,招生老师给高三生和有志于转专业学生的建议是:切忌对专业名称望文生义,详细地通过互联网查找一些与*专业培养方向相关的信息,包括课程设置、重点*、毕业生就业领域等,如果对于专业有疑问,可以进一步咨询招生老师。
为了帮助高中生对*专业有一个清晰认识,避免填报志愿中出现决策失误,从下期开始,本版将开设“详解*专业”专栏,邀请高校专业教师、招办负责人深入分析各个专业的名称、内涵、课程和就业前景,厘清不同高校专业之间的差异。
此文来自长沙牛耳软件:
http:\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牛耳教育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400-850-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