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关爱发展中心

中度自闭症能康复吗,【星妈分享】两个月从中度自闭恢复到轻度,我经历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7-30 09:16:22

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天使,然而不是每个天使都是完美的,在此过程中将碰见中度自闭症能康复吗 ,不妨跟着小编来看看这其中【星妈分享】两个月从中度自闭恢复到轻度,我经历了什么?,两岁时医生评估为自闭症,到现在四岁半康复成普通儿童,早期发现时我是怎么干预的,中度自闭症可以治好吗,我孩子快3岁了得了中度自闭症该怎么办?...,自闭症儿子从中度到极轻度,专家都点赞的家庭干预计划是什么?,自闭症孩子经过系统干预后,长大后会是什么样??? 的奥秘。

1.【星妈分享】两个月从中度自闭恢复到轻度,我经历了什么?

家有4岁ADS男孩,孩子3岁左右确诊后,毅然放弃工作深度陪伴2个月,让满满完成惊喜蜕变!——以下来自满满妈自述我的孩子叫满满(化名),男孩,今年4岁。孩子小的时候就发现呼名都没有反应,除了常见的几个物品是什么会有一点意识,其余的什么都不感兴趣,玩具不感兴趣、小朋友不感兴趣,不会讲话而且还有推人的迹象。3岁的时候带孩子取得广州中山三院检查出的是中度自闭,在刚确诊的那些日子里,情绪几近崩溃,每天晚上抱着老公哭到半夜。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家长交流群了解到其中有一些宝妈的孩子也是有自闭症的,他们推荐了一些机构,通过他们的推荐我们报了康复训练的课程。由于是疫情的原因加上老师的意见,我们决定在家深度陪伴孩子并按老师的教导开始给满满做康复训练。01 隔代溺爱,左右为难的我康复训练开始的时候,婆婆不是很理解,他们总觉得是我们自己在吓自己,孩子年纪小,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我们现在给孩子做各种训练,就是在白白折腾孩子。当满满不配合训练哭着去找奶奶的时候,婆婆总会打断训练并开始宠溺满满,阻止康复训练的进行。所以*个星期其实没有任何进展。我们一直在坚持而公公、婆婆一味地在反对、阻挡,所以家里的氛围一度降到了冰点。家里的压力、孩子的未来让我内心饱受折磨,尤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开心叫妈妈、爸爸的时候。后来我和我的老公决定让满满和我们一起睡觉,按专业老师说的给到孩子全天24小时的陪伴,关起门来训练。除了吃饭会出房门,其余的时间都在房间里给孩子训练。满满有时候累了,我们就按老师指导的和他玩互动游戏和玩具,慢慢的孩子也和我们亲近起来了。02 *声妈妈 苦尽甘来的幸福两个月的深度陪伴,满满已经很黏我和孩子爸爸,不再哭闹,也很喜欢和我们训练、玩游戏了。*的变化就是会自己吃饭和上厕所。 看着孩子每一天有一点进步,让曾经痛苦煎熬的我慢慢变得开心、舒适起来,毕竟看到了满满恢复的希望。有一天,满满正在听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儿歌,突然一转头喊了我一声“妈妈”。这声迟来了2年的“妈妈”,让我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流,抱住了满满大声的哭了。满满像是感受到了我的情绪,抱着我拍拍我的后背,看着我的脸。在那之后,满满的进步非常明显,也愿意和家里其他人玩了,会简单的命名了,偶尔还会开发下玩具的新玩法。如果不是经过多次诊断,我差点相信是我自己在乱给孩子“扣帽子”了。但是我也实实在在的看到,满满确实在很好地康复、长大。03 两个月中度到轻度 希望无处不在疫情结束后,我们带着满满又去了中山三院去做评估,结果让我很惊喜。短短半年时间,满满的病情好转为轻度了!后来听老师的建议,经常带着孩子去和小区的小朋友接触,告诉孩子如何与邻居打招呼......满满慢慢也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半年的干预训练,满满在9月份已经成功进入幼儿园,也可以逐渐和其他同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爷爷奶奶看到孩子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能正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了,每一样事情都在变好,幸福的感觉回归的感觉真好。作为星孩的家长,我深刻地体会到自闭症给一个孩子、一位母亲和一个家庭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可能还有很多家长还正在经历我之前的经历,但是我想告诉他们:孤独症并不可怕,恐惧来自于未知,因为我们不知道自闭症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克服它,所以才觉得可怕。当你积极去面对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自闭症不过如此,孩子有哪些不足,我们就训练哪一方面,没有办法就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相信相信的力量”,只要有正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进步,孩子真的会有进步的!*,感谢康复老师的全程陪伴和指导,让我摆脱痛苦;也感谢满满,让妈妈变得更有韧性……

2.两岁时医生评估为自闭症,到现在四岁半康复成普通儿童,早期发现时我是怎么干预的

上次回了个帖子,有很多家长都在问我是怎么干预孩子的,因为最近比较忙,孩子放暑假,不能写个详细的,我就写些比较关键的方法,希望也可以帮助到其他的孩子。我孩子两岁时发现时,完全是因为喊名字没反应,他就总是一个人玩,自言自语,那时候我也不懂,以为那就是在学说话。当时去当地的妇幼保健院的护士直接就说我孩子是自闭,我那时候还笑,觉得自闭不就是性格孤僻,陪他多玩玩就好了,这些过程我之后再写个帖子和大家分享。这个帖子就是分享早期我孩子情况这么糟糕,我是怎么干预的,两岁时我孩子眼睛是完全不看人的,我记得我做的做多的一件事就是总躲在一个角落,突然伸出头来,很高兴的和孩子说嗨,要么把脸遮住,再把头露出来,高兴的说嗨,希望孩子能看我,当时我孩子做十次他只能有两次瞟我一眼,其余都是当我是空气,瞟我一眼时我就很兴奋的说,崽崽看妈妈了,但是现在四岁半眼神非常好,和我对话他都能一直看着我。 干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大家要记得,只要孩子醒着我们就要陪他疯玩,不要让他一个人闲着,不要让他投入到自己的世界,想办法让孩子眼神注视到你早期我都是和孩子玩各种游戏,把孩子抱着后背上,左右摇晃孩子,唱着童谣,有些孩子感知觉差的,就摇晃的厉害一点。我孩子就感知觉很差,两岁时他玩指甲剪把手剪出血,他也不哭,没任何感觉所以我意识到这点,我觉得也有可能是感统失调,但是把孩子放机构做感统,做了两三个月,老师逼着他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每次都哭的死去活来,我就觉得这样不行,让孩子处于这种消极的情绪去学这个我觉得对他会起反作用,于是我想了想,给他去游乐场办了张卡,这里有滑梯,有秋千,有平衡木,有海洋球,这不照样可以练感统于是每天下午我都会带孩子去游乐场,抱着孩子一起从滑梯滑下来,孩子在海洋球走,我就把他轻轻的趴在海洋球里,让他爬,陪他一起在跳跳床跳,我孩子肢体发育的慢,之后到了三岁才会跳,两岁时他不会跳我就让他站我前面,我拉着他两个胳肢窝一起在跳跳床跳和孩子玩时都是充满语言,充满欢笑在家里我和我老公每天还会和他玩做轿子,我和我老公手交叉拉着,孩子就坐在我和我老公手上,然后我和我老公就抬着他上下晃动,还发出轿子的声音,叽嘎叽嘎,很有趣的声音,之前我孩子都是没什么表情的,不怎么笑,到后面都是缠着我们玩,但是不会像普通孩子那样哈哈不笑,真正玩个游戏能让他哈哈大笑还是到了四岁多。我们之前还总会玩摇毯子的游戏,我和我老公一个人拉这头,另一个人拉那头,孩子躺在毯子里,然后我和他爸爸开始摇动毯子,我崽以前两岁把他摇好高,他都不会怕,没反应,我觉得摇毯子真的是很锻炼感知觉,所以我们每天都会给孩子玩,给孩子摇毯子时,我也会说摇,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很开心的说很多的话,每个游戏都是很高兴,都是充满活力的语言。到后面孩子也慢慢的很喜欢玩,有时候我不记得了,孩子还从柜子里拿出这个毯子丢地上,这时我们就要求他说摇,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就是我们可以要求他语言的时候了,我拿着他的手伸出食指,指着毛毯说,摇,摇以后每次孩子想玩这个摇毯子时,我故意摇两下不摇了,让孩子说摇,孩子不说,我就辅助说,摇,摇,然后摇毯子,接着又故意把毯子放下来,不摇了,这时又要求孩子说,反复很多次,慢慢的孩子就会来说这个字,所以说我们要想办法制造孩子的需求,有了需求我们再来折腾他,各种方法来刺激他的主动语言,让他愿意说话,一旦这个门打开了,后面的大量语言就会源源不断出来刚刚说的都是社交游戏,接下来我来说我孩子根本不愿意开口说话,我怎么让他说的,每天晚上我孩子都要喝奶,我把奶放桌子上,故意让他看到的地方,但是不拿给他喝,这时他看到了就哭,我把他拉到奶的面前,把他的食指伸出来,拿着孩子的手指着牛奶,辅助他说奶,然后给孩子喝掉,喝了两口,我又拿过来,孩子又哭,我又拿着他的食指指着牛奶,说奶,每天都是反复四五次。慢慢的孩子会用手去指,到后面我看到他用手指,就让他说,奶,他不说,不给喝,必须说了才喝,之前孩子做不到,实在做不到我辅助说了也给他喝,但是每一次都要有一次必须他要说才给喝,让他把这个语言说出来,去激发他这个语言。但是前提是孩子已经会发这个音了,如果他还不会发音,逼他也没有用的还有上楼梯孩子总要抱,就知道哭,我就把孩子两个手伸起来,然后给他抱起来,让他理解这个肢体语言,伸手就代表是抱,走了四五步,我把孩子放下,这下他又要抱,我又把他两个手伸起来,把他抱起来,我家住六楼,抱他上六楼,我总要这样反复做十几次,总是抱起,放下,让他有要求,过了几天的练习,慢慢孩子在需要抱时,能自己把手伸起来了,这时我要求他说“抱”,不说就不抱,孩子伸起手要抱,我直接辅助孩子“抱”,说完把孩子抱起,走几步又放下,孩子又哭,我又辅助孩子“抱”,再给抱起,练习两天,这时上楼梯孩子伸起手要抱时,我就必须要求孩子说抱,不说就不抱,他哭也没用,就拉着他走楼梯。我的经验就是找准孩子需求,制造各种互动,多折腾,多方位刺激孩子主动语言,前期一旦语言打开了,后面语言就会源源不断出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我现在依然每天必做的事,陪孩子玩,不让他闲着,每天晚上给他讲故事,一定要买故事书讲,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对于他将来去学校读书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在制造动机。还有在孩子两岁后就彻底不给孩子看动画片,手机,电子产品一切禁用,差不多我孩子到了三岁半才看个半小时,现在四岁半了才给他放松点,但是基本不会给他看几个小时,那绝对我是不敢的,电子产品我认为对小孩大脑是有伤害的。我就简单分享这么多,以后我还会详细分享孩子完全喊名字没反应,到现在你喊他名字,他会回答妈妈我在这,同学喊他名字,他也会去喊同学名字,还问你叫我干什么,还有以前眼神完全不看人,到现在眼神基本正常,这些都是要一年一年来练,都不是一两天就做到的,之后有时间和大家分享,希望也能帮到大家

3.中度自闭症可以治好吗

自闭症可以治疗。要找准病因,才能治愈。如果是因为家庭纠纷而导致孩子的自闭症,可以采用疏通方式,比如父母和好,多带孩子去玩玩.

4.我孩子快3岁了得了中度自闭症该怎么办?...

您好建议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详细的诊断一下接受一下正规专业的治疗可以采用中药汤剂结合针灸和心理疏导三步来结合治疗中药有(祛痰开窍、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灸有(疏经通络、醒脑安神、平衡阴阳)的效果再结合现代的心理疗法来同步治疗的对于治疗这方面的疾病有神奇的疗效建议尽早治疗早日康复

5.自闭症儿子从中度到极轻度,专家都点赞的家庭干预计划是什么?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来自我们恩启“分享官招募”的第2篇文章。文 | 果儿妈妈我家果儿在4岁多的时候,被诊断为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果儿5岁时,我们去找中山*的静进教授做了一次复诊,复诊结果是极轻度谱系,依据是他的执行功能和语言很好。静进教授建议我们将果儿看成一种特别的性格,而不要过多地当做病症、过度地解读他的行为和思维;还说我们干预得当,尤其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家庭干预,这样果儿完全可以融入普通学校学习,将来也可以融入主流社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甚至某些方面会可能比一般人体现出更大天赋。01 初诊后,瞄准孩子的行为,一边学习,一边试错,一边纠正!*次走进医院的儿童心理行为科,是因为果儿在幼儿园坐不住、不听老师的指令。诊断为孤独症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火速找路子进行正确干预,当时没有绝望和崩溃,甚至连负面情绪都没有。可能是因为我急于找办法,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去崩溃。走出医院的24小时内,通过网络搜索和医院咨询,我联系上了本地公立的特殊幼儿园自闭症组,3天内带孩子去特殊幼儿园评估,得知学位竟要等半年到一年。于是,我决定让果儿继续上普通幼儿园,而我则在果儿上学的时候,开始啃大量的自闭症相关书籍,争取做到心中有底。等果儿放学了,我就和他在家进行桌面练习,比如安坐、共同注意、模仿、回应等基础能力的练习,每天不少于2小时;日常生活里,我也会随时随地给果儿刻意制造练习和泛化的机会,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试错,一边纠正。半夜,等果儿入睡了,我就在电脑前整理当天的家庭训练资料,记录他一整天的社交和语言表现、情绪和行为表现,一一复盘。等到周日晚上,我就整理好当周的资料,做好下周的家庭干预计划。这样反复实践,我逐渐摸索到了一套适合果儿的家庭干预模式。而果儿的进步和提升,更是给我吃了一粒大大的定心丸。自制社交及语言日记(部分)自制社交及语言日记(部分)4个月后,我们非常幸运地接到了特殊幼儿园的通知,我们可以试读了,试读通过之后就可以正式进行康复训练。接下来,果儿开始了每周3天普通幼儿园+2天特殊幼儿园的校园生活,在特殊幼儿园里每天都安排有一节个训课,是专门针对果儿的能力设置的课程。而我们的家庭干预,也一直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5个月后,我不需要记录果儿的情绪及行为表现了,因为他的情绪调控能力很好,行为也没有特别异常的表现。8个月后,我已经不用记录果儿的每日社交及语言表现,因为我把记录交给了果儿自己,我们开始用图文日记来记录果儿的生活。果儿的图文日记果儿的图文日记最开始的大致方法是:我提问,果儿回答,确定我们当天要记录的事情;然后我们一起用文字和关键图片来做成日记,*由果儿复述给我们听。02 1年后,抓住孩子的喜好,在家坚持自然干预!初诊15个月后,疫情爆发,我们被迫宅家里。果儿在这个期间自学了拼音和一些汉字,识字能力更好了。而且,他一直喜欢画画。所以呢,我们抓住了画画的这个喜好,将他的图文日记又进阶了一步。疫情期间,果儿每天会主动讲一些他认为有趣或者值得记录的事情,然后他自己画下来;每隔一段时间,我按照他的讲述,帮他配上文字,然后将他的画整理成他的专属绘本。果儿的原创绘本(部分)画当天的生活并不一定每天进行,因为画画是比较费时间的。果儿需要即时的记录工具,于是我们用上了微信和。微信是果儿即时分享日常趣事的工具,一般会分享给异地的舅舅和爸爸,偶尔会分享给特殊幼儿园的老师或者班级群里。果儿在疫情期间画画是果儿做日程计划和小日记的工具,做的时候需要我帮他找图或者拍照、录屏,有时候他做好了也通过微信分享给舅舅和爸爸。通过宅家里时的画画、微信聊天和运用可视化行事历APP,果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明显进步,沟通的主动性也显著提高。等到疫情松动、可以出门的时候,果儿已经可以独立去找熟识的好朋友聊天了;新学期开学的时候,老师都很惊讶果儿的进步,尤其是普通幼儿园的班主任,直呼果儿“已经正常”。03 2年后,走进孩子的思维,开始为未来做计划!家有谱系孩子的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孩子确诊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康复。但是,极少有家长意识到,我们还需要尽早为孩子的未来做计划。受限于谱系孩子未来能力的不确定,以及当下的家庭压力,大多家庭都是陪着孩子走一步看一步。果儿初诊一年后,我们去中山*找静进教授做了咨询和复诊。我当时咨询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得到一些关于果儿的家庭教育和未来职业的指导。静教授给了我们非常中肯、实用的建议,也给了我们信心。但限于种种原因,直到果儿现在6岁了,离初诊已经过去两年,我才算真正走入果儿的独特思维和独特视角里,也才真正开始为果儿的未来做计划。根据静教授的建议和我们家的经验,我在这里来谈谈如何为孤独症孩子的未来做计划。1.根据孩子6-7岁时的实际能力来推测孩子未来潜力,设定未来大目标!为了描述谱系孩子的综合能力,我们常把谱系孩子分为高功能和低功能。高功能谱系孩子智力基本正常,在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的条件下,通常可以融入普通人的主流生活中,未来可以独立生活。低功能谱系孩子智力偏弱,往往还伴随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比较难以融入社会,但是在正确干预和良好的支持下,可以做到居家自理。果儿在疫情期间画画我们知道,7岁以前的孩子,神经可塑性非常强,所以我们家长在为孩子设定未来目标时,以孩子6-7岁时的基础能力为参考,更准确。果儿在4岁确诊的时候,我没敢想他的未来。直到快6岁了,我观察他在谱系孩子中算是比较优秀的那一小部分,在普通孩子中算是比较特别的那一小部分,我开始思考他的未来。经过长期对果儿的观察、记录、思考,以及与同龄孩子的差异对比,我确定:不发生意外情况的话,果儿未来可以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独立生活。所以,我们为果儿设定了“未来独立生活”的大目标!随后,我开始为果儿未来的独立做准备。2.挖掘孩子的兴趣和天赋,着重发展,转化为孩子未来的谋生技能!果儿在4岁时确诊,当时韦氏智力测试平均分不到90分(我们普通人是90-110分),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从没觉得他智力低,反而感觉他很多方面比普通孩子聪明,比如画画、认字、拼图、看图纸搭积木等。尤其是画画和拼图,果儿展现出来比同龄孩子更大的兴趣和天赋。画画是果儿的书面表达,他说不清楚的事情,可以画出来;然后,我意识到,可以通过画画来和他进行沟通。拼图是果儿的逻辑思考,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因果认知、逻辑推理和构建。6岁的时候,我们又做了一次韦氏,平均分100+(正常),其中知觉推理近130分(超常)。评估老师告诉我们,果儿将来在数学、程序设计、机械结构方面会比我们普通人更有优势,建议我们可以往这方面发展。而果儿从小就表现出对画画、拼图、积木搭建、人机对话的浓厚兴趣,也就是说他喜欢的刚好也是他擅长的。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发展果儿的美术和数学能力。01画画这件事果儿一直对画画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之前我是让他自由地画;现在他6岁了,他想画的已经超出他能画出来的了,而我也没有能力去指导他在美术上技巧和创作。所以我们给果儿报了公立机构的美术兴趣班,他完全独立地在陌生环境里、与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一起上课,每次下课还舍不得回家。果儿在美术兴趣班的作品同时呢,我也开始为果儿寻找靠谱的美术参赛资源。这主要是为了给果儿一些正向回馈,让他从小体验“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坚持付出就会一直有收获”,让他有价值感;通过这样的回馈,也让果儿从小树立起独立的自信和决心。我想,画画这件事,可能是果儿以后遇到压力的时候,一个自我疗愈的方式,就像我写日记一样;也许,将来他可以通过画画、创作绘本,拥有一技之长,成为他未来谋生的本事。不管未来怎样,这是他现在的兴趣和天赋,我愿意竭尽全力去成全他的天赋和兴趣。02数学/信息这件事在数学能力上,我们主要还是沿用他喜欢的拼图和积木,有时候转换到逻辑推理游戏上,以及生活应用中。比如,等电梯的时候,有多个电梯同时上上下下,我会让他来判断哪个电梯离我们所在楼层最近,哪个电梯最有可能最快抵达我们所在楼层,再选择按哪个电梯。我们计划等果儿上**的时候,给他报信息编程班;如果他发展突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找机会报一个学校的信息学夏令营;顺利的话,*可能会有机会进入该校深入学习,持续到高中,进而在*里继续专研信息学。如果不能顺利入校学习信息学,但是果儿依然有兴趣和能力,我们会寻找网络学习资源+职校等支持果儿的学习。果儿擅长人机对话,喜欢微信聊天对于数学和信息学这件事,我们尽量发扬果儿“逻辑推理”和“人机对话”的强项,支持他在他擅长的领域,用他擅长的沟通方式来进行工作。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果儿未来会拥有怎样的谋生技能和怎样的生活方式,也许他未来的生活会偏离我们现在的准备。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果儿未来拥有可以自主选择的生活,并且我确定:在他童年时期就开始为他的未来谋生做准备,一点都不早!因为,谱系孩子相对于普通孩子,需要更多、更早的生存教育!3.整合家庭成员的职业资源和技能,为孩子的未来搭建职业阶梯!随着孩子长大、步入成年,大龄谱系孩子的家长,特别苦恼于没有职业资源提供给孩子;而当下,*的庇护性就业也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综合原因,导致我们大部分的谱系孩子都不得不滞留在家中。那如果我们在孩子童年时期就开始做职业准备,未来的压力和迷茫就会少很多。至于职业资源,我们可以首先从家庭成员开始寻找,让家庭成员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职业辅导。比如,在我们家,我是文科生,从小就喜欢阅读、写作,对文字比较敏感;按照我们家的现状,我能为果儿提供的职业指导,主要是文字类,比如教果儿为他创作的绘本配文、有逻辑地进行书面表达。而果儿爸爸是工科生,擅长机械结构方面的工作;他在果儿的技能学习上,目前主要是引导孩子看图纸、认识各种物品的内部结构与外观表达,未来可能会提供一些电脑软件的学习指导。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包容的社会环境、更包容的就业环境。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提前做就业准备,那么未来独立生活的可能性就更大。让我们一起为果儿点赞,了解更多详情请关注公众号:恩启特教平台

6.自闭症孩子经过系统干预后,长大后会是什么样?

  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家长一般首先关注的是孩子可以康复吗?康复的效果怎么样?  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康复现状,小铃铛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国内自闭症的康复现状。  首先,家长应明白的一件事:自闭症是永远不可能康复和正常孩子一样的。  即使智力,自理能力正常,可能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行为,比如,一直盯着旋转的东西看,这是一些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很难替换改善。  至于康复现状,小铃铛觉得要以自闭症的轻重程度以及进行康复时间的早晚进行区分。重度自闭症的预后  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重度自闭症的康复现状,不干预的话大部分重度自闭症情况都差不多,终生需要家里人照顾,甚至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  家长如若不相信,大可以去特殊学校去看看,很多青春期的自闭症小孩,也不会说话,认知能力只相当于3岁小孩,甚至比不上。  而重度自闭症进行干预的话,可能认知能力会有提升,但是说话、社交功能肯定是比较差的。  所以,对于他们的干预目标,不可设定过高,家长和老师应该着重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轻度自闭症的预后  接下来,重点给大家讲讲轻度自闭及高功能自闭孩子经过系统干预会达到什么程度。  先给大家说一组数据:  18年4月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结果,美国自闭症儿童的比例提高到了1/59。  很恐怖的数据吧,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有一个共识是:不是因为患病孩子越来越多,而是诊断在扩大。  也就是说那些症状较轻、灰色地带的孩子越来越多的被归为自闭症。  这些孩子在以前可能会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社交障碍、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等等,现在都归到自闭症了。  所以同样的问题就有了不同的答案,由于现在更多的轻度孩子纳入诊断,这些孩子经过早期干预,在成年后能够混在普通人群里的比例大大提高了。 我所在家长群,有很多比较用心的家长,孩子在3周岁以内的,即使有一些看起来程度比较严重的。  经过家长的努力,一两年后,有的甚至几个月以后就达到了“潜伏”、“摘帽”的水平,能够和普通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和融合。  这些孩子,以后大概率就是普通孩子,也许会有一些轻微的特质的表现,比如内向、敏感、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有些许刻板动作等等,但是更多的表现为“个性”而不是“障碍”。  所以早期干预如此重要,以至于同样程度的孩子,从2周岁开始干预的和从4周岁开始干预的,预后就是完全不一样。  如果家长不重视,在幼儿园里混混,期待他自然成长,有赌博和侥幸的心理,等到了*,发现无法适应,甚至被劝退,再去想到要干预,就晚了,等于耽误了孩子一生。

不完美的天使存在着这些缺陷,中度自闭症能康复吗,【星妈分享】两个月从中度自闭恢复到轻度,我经历了什么?,两岁时医生评估为自闭症,到现在四岁半康复成普通儿童,早期发现时我是怎么干预的,中度自闭症可以治好吗,我孩子快3岁了得了中度自闭症该怎么办?...,自闭症儿子从中度到极轻度,专家都点赞的家庭干预计划是什么?,自闭症孩子经过系统干预后,长大后会是什么样???是需要我们去了解熟知的,我们需要用爱,用希望去陪伴、呵护他们,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蜕变,成就完美的未来!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儿童关爱发展中心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400-850-8622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课程

热门网址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