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一语文辅导培训
面议发布时间: 2023-04-10 11:35:30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哀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归纳1
《诗经》两首
文学常识
《诗经》,又称《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首。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大乐歌。
《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及赋(铺陈)、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三种表现手法。
字音字节
氓(méng)之蚩蚩(chī)——匪我愆(qiān)期
将(qiāng)子无怒 —— 乘彼垝(guǐ)垣(yuán)
尔卜尔筮(shì)—— 以我贿(huì)迁
言笑晏晏(yàn)——不可说(tuō)也
自我徂(cú)尔 ——淇水汤汤(shāng)
渐(jiān)车为裳(cháng)——其黄而陨(yǔn)
士贰(èr)其行——咥(xì)其笑矣
淇则有岸(qí)——隰(xí)则有泮(pàn)
于(xū)嗟(jiē)鸠(jiū)兮——反是不思
实词
1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氓之蚩蚩(蚩蚩:忠厚的样子)
2.匪我愆期(愆:拖延)
3.将子无怒(将:愿,请)
4.乘彼垝垣(垝:毁坏,倒塌;垣:矮墙)
5.体无咎言(咎:灾祸)
6.无与士耽(耽:沉溺)
7.女也不爽(爽:过错)
8.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2词类活用
1.雨雪霏霏(雨,名作动,下)
3通假字
1.匪来贸丝(匪,通“非”)
2.犹可说也(说,通“脱”)
3.于嗟鸠兮(于,通“吁”)
4.岁亦莫止(莫,通“暮”)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归纳2
《离骚》
文学常识
《离骚》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字音字形
姱(kuā) 謇(jiǎn) 茝(chǎi)
诼(zhuó) 偭(miǎn)忳(tún)
郁邑(yì) 侘(chà)傺(chì)
溘(kè)鸷(zhì) 圜(yuán)
皋(gāo)
实词
1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好:崇尚;修姱:修洁美好;鞿羁:名作动,约束;謇:举首发语词;谇:进谏;替:罢黜)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因为)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固:本来;工巧:善于投机取巧;偭:违背;错:通“措”, 措施 )
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准则;追曲:追求歪曲;竞:争相)
6.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侘傺:失意的样子)
7.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溘:突然)
8.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圜:通“圆”)
9.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
10.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焉:于彼,在那里)
1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2一词多义
长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善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以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修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虽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被人牵制)
2.鸷鸟之不群兮(合群)
动词作名词
1.谣诼谓余以善淫(淫荡的事)
为动用法
1.伏清白以死直兮(为……而死)
使动用法
1.屈心而抑志兮(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2.步余马于兰皋兮(使……步行)
3.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加高)
4.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4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忳郁邑余侘傺兮(通“郁悒”,忧愁苦闷)
3.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圆凿)
4.延伫乎吾将反(通“返”,回头、返回)
5.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遇)
6.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
5古今异义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古代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衣服)
2.何方圜之能周兮(古义:相合|今义:周全、周密)
3.怨灵修之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投机取巧|今义:技艺巧妙)
5.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流水而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句式
1倒装句
1.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即于兰皋步余马)
2.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即不知吾)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2被动句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虽体解吾犹未变亏。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归纳3
《孔雀东南飞》
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部长篇叙事诗。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字音字形
公姥(mǔ) 忿(fèn) 伶俜(pīng)
葳(wēi) 蕤(ruí) 蒲苇
实词
1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妾不堪驱使(不堪:不能忍受)
徒留无所施(徒:白白的;施:用)
便可白公姥(白:告诉;公姥:偏义副词,指婆婆)
共事二三年(共事:一起生活)
何意致不厚(厚:满意)
何乃太区区(区区:愚拙)
汝岂得自由(自由: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会不相从许(会:一定)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偏义副词,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
留待作遗施(遗施:赠送、施与)
却与小姑别(却:退出来)
好自相扶将(扶将:扶持)
感君区区怀(区区:情意真挚)
君既若见录(见:我;录:记)
自可断来信(自:马上;断:回绝;信:使者,这里指媒人)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约定;渠:他)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适得府君书(适:刚才)
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2一词多义
相
相见常日稀(相互) 及时相遣归(我)
儿已薄禄相(相貌) 会不相从许(你)
还必相迎取(你) 久久莫相忘(我)
好自相扶将(第三人称,她) 嬉戏莫相忘(我)
誓不相隔卿(你) 誓天不相负(你)
仰头相向鸣(相互) 不得便相许(你)
蹑履相逢迎(第三人称,他) 六合正相应(相互)
怅然遥相忘(第三人称,他) 黄泉下相见(相互)
枝枝相覆盖(相互) 叶叶相交通(相互)
登即相许和(第三人称,它,指亲事)
3词类活用
时人伤之(伤,为动用法,为…伤心)
五里一徘徊(五里,名作动,飞五里)
自名秦罗敷(名,名作动,名叫)
逆以煎我怀(煎,使动,使…受煎熬)
足以荣汝身(荣,使动,使…荣耀)
便利此月内(利,意动,以…为最为吉利)
卿当日升贵(日,名作状,一天天)
千万不复全(全,名作动,保全)
4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一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必背知识点
★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词知识点知识归纳
★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
★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 高三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
★ 高中语文必修2*单元知识点(2)
★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知识点(2)
★ 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1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碎琼乱玉: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花。
2.《装在套子里的人》
六神不安:形容惊惶失措,心神不定。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心慌意乱:形容内心惊慌,思绪纷乱。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正大光明: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也说正大光明。
3.《归去来兮辞(并序)》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
迷途知返: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4.《滕王阁序》
人杰地灵: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命途多舛(chuǎn):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
穷且益坚: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5.《陈情表》
茕茕(qiónɡ)孑(jié)立,形影相吊: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呼吸极其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比喻情况已到衰颓的地步。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6.《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也说锱铢必争、锱铢必计。
点铁成金: 神话 故事 中说仙人用手指头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陈言务去:力去陈旧的言词,必求创新。
7.《说“木叶”》
不落言筌:筌, 捕鱼 的竹器。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一言难尽:用一句话难以说清楚,形容事情曲折复杂。
8.《谈*诗》
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空中楼阁:指海市屡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回肠荡气:形容 文章 、乐曲等十分动人。也说荡气回肠。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9.《*建筑的特征》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10.《作为生物的社会》
天衣无缝:神话 传说 ,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富丽堂皇:形容富伟美丽、气势宏伟。
雄心勃勃:形容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11.《宇宙的未来》
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
模棱两可: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
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感恩戴德:对别人所给的恩德表示感激。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2
边城
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 现代小说家、 散文 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任教,建园后在*历史博物馆和*社会科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2、生难字注音:
安辑(jī ) 蘸(zhàn) 酒 泅 (qiú)水 傩(nuó)送 僭(jiàn)越 商榷(què )
氽(tǔn)水 蚱zhà)蜢(měng) 踹(chuài)水 碧溪岨(jū) 竹篁(huáng) 甬道(yǒng )
茶峒 (dòng) 埋(mán)怨 镇筸(gān) 角隅(yú) 歇憩 (qì) 锣鼓喧阗 (tián)
睨 (nì) 戛(jiá)然而止 糍粑(cíbā) 涎皮(xián) 奇葩(pā) 踹水(chuài)
鞶鼓(pán)
3、重点词语
伶俐:聪明,灵活。 泅水:凫水, 游泳 。
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缓促:快慢。 氽水:氽,漂浮,文中指潜泳的意思。
4、感悟主旨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3
归去来兮辞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三、一词多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 走)
感吾生之行休 (将 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离 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 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 开)
引壶觞以自酌(端 起)
引以为流觞曲水(退 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 坐)
聊乘化以归尽(顺 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 鞭子)
策扶老以游憩(拄 着)
退而论书策(竹 简)
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四、词类活用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 儿童 ,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五、古今异义词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六、特殊句式
1、 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 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4
《滕王阁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五、 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5
《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一日。朔:阴历每月的*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三、一词多义
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 独立性)
②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③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四、词类活用
1、怪:《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2、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3、致:彼于致福者(使动,使……到来)
五、古今异义的词
1、虽然:①古义:虽然这样。 ②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①古义:充实之状,此处为食饱之状。
②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①古义:一般人。 ②今义:多数人。
六、句式
1、《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
3、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句) 4、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以奚知其然也)
5、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莫夭阏之) 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彼且适奚也)
7、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之二虫又知何)
8、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彼且待恶乎哉)
9、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10、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文言文是 语文学习 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占分很大的一部分,学好文言文很重要,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高三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总结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
(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今:参加,参见)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3.词类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这种 方法 )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4、一词多义
(1)绝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2)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博闻强记(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4)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
(5)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二、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于
(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1、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
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副词)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我,代词)
2、相: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命相,名词)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名词)
③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复指你,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辅助,动词)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互相,副词)
⑦朱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辅助,动词)
⑧胜不敢复相士(观察,审察,动词)
⑨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⑩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我,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3、迎:①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②人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迎娶,动词)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迎娶,动词)
④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迎接,动词)
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投降,动词)
⑥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迎接,动词)
⑦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迎接,动词)
二、古今异义的词
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①古义:从座位上起来。
②今义:离开床
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①古义:多多劝告。
②今义:谢谢。
3、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①古义:交错相通。
②今义:交通运输。
4、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①古义:可爱。
②今义:让人同情。
1、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①古义:自作主张。
②今义: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幼稚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 句子 ,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 短语 ,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 其它 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总结
★ 2022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大全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
★ 2022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 2022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 2022高考语文必考背诵整理大全10篇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script")[0]; s..(hm, s); })();文言文背诵一直是很多学生的痛,先不说背诵,就是读下来、理解 文章 意思,就需要花费很多功夫,如果再行云流水的背下来,的确是很困难,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 高一语文 必修一必背文言文,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 语文知识 " ↓↓↓
★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 ★
★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大全 ★
★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总结 ★
★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与范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文言文
1、《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2、《雨巷 》——戴望舒
3、《再别康桥 》——徐志摩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5、《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6、《鸿门宴 》——史记
怎样背诵高中文言文?
1、理解记忆法
高中阶段背文言文,就不能再死记硬背了,因为高中需要背诵的文言文较多,而且内容较深,如果还像此前一样靠着死记硬背,不仅背诵的效率低下,而且即使背诵完也会很快就忘记了。
所以,背诵首先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知道文言文表达的中心思想,知道文章的结构,知道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翻译后的现代文来复述,直到理解透了,然后在尝试背诵,这样就能大大提升记忆效率,而且,背下来的内容不容易忘记。
2、关键词记忆法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背古诗的时候,如果卡壳了,别人只需要提醒一个字,就能马上就能想到下一句,其实,文言文记忆,也需要这样的关键词,比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这样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只需要记忆“苦”、“劳”、“饿”、“空乏”、“拂乱”等词语,然后把这些词串起来,这样就能慢慢背诵熟练了。根据这个思路,把关键字词串联起来就很好背诵了。
3、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者是课文中某一个人物甚至某一个物品,然后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展开联想。文章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先将框架弄清楚,然后在一步步细化,比如《滕王阁序》,洋洋洒洒一大篇该如何背诵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文章的四大部分:
*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进行背诵了,这样就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四,跳跃记忆法
很多时候,我们记得古文中的*句、第三句就是忘记了第二句,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急着看课本,而是继续背诵第三句、第四句……,直到全部背完,然后把跳过的部分再一一进行背诵,使前后连贯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升背诵课文的速度。
高中文言文的 学习 方法
文言文让人头疼不假,但是,就真的没有办法攻克文言文了吗?当然不是,接下来就为大家讲一讲高中生该如何学习文言文你?
1、 课前预习
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就要做好课前预习,通过预习能让我们明白文章的答题结构和中心思想,知道哪一部分比较难,哪些知识需要在课上重点学习。预习的时候,首先要排除阅读障碍,首先就是要知道生字生词的读音,然后,粗读文章了解大体意思以及作者背景,保证自己带着问题去听课。
2、跟紧老师
文言文课堂上,老师主要以讲为主,课堂互动相对较少,而且涉及到实词、虚词、古文今译等让人感觉枯燥无味,很多学生都容易“溜号”,这恰恰错过了老师细致的讲解,降低了课堂效率。所以,课堂上一定要跟紧老师的思路,进一步提升对文言文的认识。
3、弄清译文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古文翻译,大多采取“一遍过”的态度,觉得知道了古文的大体意思就行了了,其实,很多细节的内容都容易被忽略,比如:某一句话里实词虚词的具体用法是什么,作者的准确意图是什么,当不确定时,译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所以,准确、清晰掌握译文是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之一。
4、温故知新
高中文言文看似变化多端,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要考查的知识点也就那么多,所以,在获取新知识时,一定不要忘了前面学的,做到温故知新,不断 总结 学习 经验 为自己所用。
高中语文如何学好?
首先,我先表明我是今年的高中 毕业 生,高考语文拿了133分,是本省名,平日里语文也几乎是100分以上,对于语文的学习方法,我有以下见解,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要想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就必须保证自己在选择题基础题不丢分,也就是要确保自己对字音字形非常敏感,这是一种长期的积累,你可通过经常翻阅词典浏览(注:*是词典,因为词典里有很多高考2题里出现的 成语 ),这样既能省时间(不去花太大功夫刻意记),而且对自己的词汇量等也有帮助,同时,你必须懂得通过各种手段大可不必刻意去找一些高考应试的资料,毕竟记得多不如记得巧!
如果你的基础比较薄弱,那么也不去看那些名著,要知道,高考对于名著几乎不设考点,多读书固然是好的,这是文学素养的积累,但这要在充裕的时间内才有效率,建议在高一高二时多看课外书,丰富自己的阅读量和增强语感,而高三就要多写一些历年的高考卷,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会写一手美观的字!高考阅卷是很枯燥的,如果你能写一手漂亮的字,那么就会占很大优势,所以,如果你的字不是很工整,就要赶快去学 学书法 练练字,如果你的字已经足够工整,那么也可以再追求美观(建议是正楷),这一定会为你挣得不少分,相信我吧!
第三,要保证自己在默写那里绝对一分不丢!这就要你下足功夫,认真去背课文(但是我建议同学越早背越好,*现在就去找前一年的必考文章背诵,而且要多温习,多抄写,确保不错字),要想语文拿高分,自己就要对自己严苛。
我暂时没那么多时间写那么多,其他的就要你自己慢慢领悟了,但你要记住,语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好,一定要注重积累,看的书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会用了!希望你能自己去领会语文的乐趣!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文言文相关文章:
★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文言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
★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文言文复习资料
★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必修一
★ 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文言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script")[0]; s..(hm, s); })();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 学习 方法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 *语文 词类活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语文词类活用1
(一)使动用法:
动、形、名后面带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所具有的动作行为、具有形容词的性状或成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
1、动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发出动作,一般限于不及物动词。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
“项伯-,臣活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会盟而谋弱秦”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名词的使动用法:宾语成为名词代表的事物。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动用法的译法是:
(1)动+宾=使+宾+动(2)形+宾=使+宾+形(3)名+宾=名+宾+为+名,
有时也可以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如活,救活
检测: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穿丧服。名为动。
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完。形为动。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名为状。
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名为状。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凉。使动
(二)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名动形后面带有宾语,含“以…为…”“主语主观上认为…怎么样”、“把…当作…”
1、形容词意动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成以其小,劣之”
2、名词意动用法: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宾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先*之急而后私仇也”
3、动词意动用法: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以恶衣恶食为耻
“且庸人尚羞之”
(三)此外,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高*语文词类活用2
1、请勾践-于王,大夫-于大夫,士-于士。(《勾践灭吴》)女,嫁女。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师》)军,驻扎。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师》)
鄙,把……当作边邑。
4、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师》)盟,结盟。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衣,穿。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衣,穿;王,称王。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 游泳 。
8、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襟,连带。带,环绕。
9、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师,学习。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师,学习。
1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礼,礼遇。
12、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
(《游褒禅山记》)舍,盖屋。
13、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游褒禅山记》)名,命名。
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名,说出。
15、德何如则可以王?(《齐桓晋文之事》)王,称王。
1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齐桓晋文之事》)衣,穿。
17、魏其,大将也,衣赭色,关三木。(《报任安书》)衣,穿。
18、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传》)舍,安排住宿。
19、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廉颇蔺相如传》)衣,穿。
20、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传》)
嘻,发出嘻的声音。
21、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廉颇蔺相如传》)刃,杀。
2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祖,效法。
23、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看。
24、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伶官传序》)
函,用盒子装。
2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焦土,成为焦土。
2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前赤壁赋》)下,攻下;东,向东。
高*语文词类活用3
(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吹拂,滋润
5. 句子 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
(1)动+名,如驻军(2)介+名+动,用蹄踢(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
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目:用眼睛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
(二)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译为“用……”,
“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
“予分当引决”,按照道理
“其势必不敢留君”,按照那情势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向、往……”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隆中对》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间“至军中”,从小路“草行露宿”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译为“在、当、每……”
“时公兵不满百万”,当时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天天”、“每天”的意思。
(三)形容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山多石,少土”,有许多,少有“素善留侯张良”
2.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到尽头
3.前面有助词“所”“世之所高,莫若黄帝”,推崇
4.其他表动态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轩邈,争高争远
形容词作动词的译法是:换成动词或动词 短语 。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奔:飞奔的马。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吾射不亦精乎射:射技。
猛浪若奔奔:奔马。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如《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中“坚”和“锐”本是形容词,这里临时改变了词性,充当名词,作宾语,表示“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高*语文词类活用4
1.《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荆轲刺秦王》
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
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活用为动词。出行前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使使以闻大王使:动词活用为名词,使者。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使: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命。
3.《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名词用如动词,驻军,动词)
沛公欲王关中。(名词用如动词,为王、称王,动词)
吾得兄事之。(名词用如动词,做事、侍奉,动词)
籍吏民。(名词用如动词,登记,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动词)
刑人如恐不胜。(名词用如动词,施加肉刑,动词)
道芷阳。(名词用如动词,取道,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动词)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使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之止,制止,使动)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斜侧着,使动)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头发上指。(名词作状语,向上)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高*语文词类活用5
【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 文章 )
7、外与天际。(交会)
【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高一语文 词类活用知识点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高*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
★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 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
★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整理
★ 词类活用巧辨析
★ 文言文语法难点:词类活用
★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
★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关于语文小说的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小说的基本知识1
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
(1)“理情节”题型: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 故事 情节。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
(2)“析人物”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 方法 ,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3)“看环境”题型: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① 说说 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②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④小说全文的构思。
(5)“讲方法”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④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 句子 。⑤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②这篇 文章 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③前后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④阐释小说社会意义。
语文小说的基本知识2
⒈情节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⑶ 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⑷照应前文。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⑹刻画人物性格。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情节记叙顺序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语文小说的基本知识3
1. 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2. 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 记叙文 不可忽视的技巧。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 爱好 。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④典型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⑤ 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⑥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如鲁迅《药》中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个字,其实是影射秋瑾就义地点——“古轩亭口”,暗示小说中的夏瑜影射了秋瑾。
语文小说的基本知识点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小说的知识点
★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点
★ *语文小说阅读知识大全
★ 语文阅读知识要点口诀
★ *语文精华知识点总结(文学常识)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小归纳
★ *语文知识要点汇总大全
★ 各类*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大全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天津学大教育(师资力量雄厚)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17332948818
学员评价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