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航考研全年封闭式考研集训营
面议发布时间: 2023-05-28 17:31:07
哈喽,大家好呀,我今年考研成绩分别为:政治71分、英语一69分 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127分、专业课二(地方*与政治)136分总分403分。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武汉某公立二本,本科是金融专业,英语六级擦边过,数学稀烂,所以决定进攻不考数学的文科专业,数学不好的妹子这个专业真的可充!下文的经验分享将分为政治、英语、专业课以及总结四个部分。
一、公共课政治
考研政治这里我主要是教训而不是经验。因为我过于迷信肖四,导致*政治不仅没有加分,甚至成了拉分项,尤其是政管的考生都相对非常擅长答政治题。
政治还是要早背起来,等肖八出来再背大题就比较晚了,而且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背了忘忘了背是正常的,一定要稳住心态多背几遍。
1、所需资料①《核心考案》
②《腿姐背诵手册》
③《肖1000题》
④《腿姐4套卷》
⑤《徐涛6套卷》
⑥《肖4》
⑦《肖8》
2、时间安排
7月:开始看徐涛老师的网课,使用配套教材《核心考案》,强力推荐徐涛老师,在整个备考期间,他的网课真的就是我的精神支柱,不仅是课程内容,从他身上更能体会到人格升华的感觉!我太喜欢他了!
9月:看完网课开始做《肖1000题》,只做选择题,*遍把答案写在本子上,对答案时把错题在资料上圈出来,后期复习 更清晰。第二遍答案写在资料上。后期着重看易错题。
10月-12月:看《腿姐背诵手册》,不需要背,眼熟即可,大概2-3遍。陆续做《腿姐4套卷》《徐涛6套卷》《肖8》以及《肖4》。所有试卷都只需做选择题,且只需一遍,但要做好错题笔记,笔记做在试卷上即可。大题只需背《肖4》,推荐公众号鸟山学长整理的大题答案,他会将《当4》的大题答案分点更方便背诵。注:考前一两天留出时间把所有选择题,尤其是易错题浏览一遍,遇到和考试知识点相同的题目几率很大!
二、公共课英语
英语阅读:由于本科期间辅修英语,我的英语基础尤其是词汇量还可以,但是试做了一套真题后发现阅读选择题错的还是比较多,我就从比较早的时候开始用学姐推荐的黄皮书和时文精析。这里我的感受是不要太依赖书里的解释,尤其是凯文那本,关键是要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
因为写解析的人毕竟不是文章作者也不是出题人,TA的思路未必是作者的思路也未必是出题人的思路,何况就算是作者本人也未必能理解出题人也的思路,不是之前还出过韩寒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题目,八个选择题只做对了三个的故事吗。
英语的基础是单词,单词一定要自己背,我比较习惯用百词斩,没事斩几个。在词汇量问题不大的基础上,我认为阅读能力的关键是把握主旨的能力。
不管是主旨题还是细节分析题,本质上都要紧扣核心思想,细节题在逻辑理顺的前提下大多指向每段的核心思想,每段的核心思想最终又都是指向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的,千万不可揪着某段的某句话而偏离核心主题。
此外,真题一定要充分利用,每一道题都吃透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有道理的,要在文章中找出选这个选项的依据,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直觉。
英语作文:考研作文和四六级作文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平时一定要多练,因为大多数人考场上可能没有时间打草稿,又要注意书写,尽量不要涂抹太多,所以必须要平时熟能生巧。英语翻译遇到不认识又无法规避的词,要仔细去context里找信息,翻错词非常减分。
1、所需资料
①《张剑黄皮书真题》
②《红宝书》
③《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④《田静句句真研》
2、时间安排
由于我的英语考得不是很好,所以我大致说一下英语的注意事项。
1)三月份开始使用《红宝书》记单词,一直滚动记忆至考试那天,我已经忘了记了多少遍,反正每天都要保证至少半小时记单词的时间,尤其注意熟词僻义。《红宝书》附赠的浓缩版可随身带着记,很方便。
②语法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买一本《句句直研》,对应看田静老师的语法课,个人认为,如果过了六级,语感比较好的同学,也可以不看。
③到中期就可以看唐迟老师的阅读技巧课了,还挺有用的。
④看完唐迟技巧课可以做真题了,先只做阅读理解,后期再做三小门,阅读理解做两遍,做多了就会有题感的,一篇阅读理解5个题,一般至少有3个题原文中会有对应的句子,就看你能不能找到。
⑤新题型推荐宋逸轩的课。
⑥阅读《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前部分的讲解,了解作文的内容构成和基本行文思路。
根据书上和各公众号上的范文整理大小作文模板。小作文我一共整理了10种书信模板,包括邀请信,投诉信,祝贺信,请求信、感谢信、道歉信、求职信、答复信,推荐信以及告示。大作文按照是什么(描述图表内容),为什么(原因/意义/利整分析),怎么做(做法+呼吁)的思路进行模板的整理。另外。在考试前几天各个主流英语老师都会发布一些作文主题词的内容(我看的是何凯文的公众号),可看一看记一记。
⑦每天晚上看何凯文号上的每日一句,在熟悉长难句的同时,了解一些时事新闻,可以为阅读理解积累一些背景知识。
⑧到12月至少模考两次,按考试时间来,下午2点至5点,尤其对于做题较慢的同学,一定要把握时间,我就是血淋淋的教训,考试到*没时间了,完形后面10个选择题全蒙的,翻译也瞎写的。
专业课
1.政治学原理(去年改为6道论述,每道25分,满分150)
参考书:马工程政治学概论(第二版)、政治学概要(蓝色那版)
这部分的复习我主要是依托真题和老师上课讲的东西,结合教材,前后大概背了五六轮的样子,考前可以看看老师*的论文以及相关的时政,*一道论述可能会涉及。
思想史(6道论述,*和西方各3道,每道25 分,满分150)
①中政思
参考书:马工程*政治思想史、曹德本主编*政治思想史主要以人物为主,重点搞清楚每个人物的时代背景和主要思想。
②西政思
参考书:马工程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考察方式以人物题和主线题为主,人物题的话同中政思,搞清楚时代背景和主要思想;主线题例如关于平等这一主题,那么就需要罗列西方思想家关于平等的主张,主要考察对知识的纵向把握能力。
注:以上参考书仅针对初试,复试的涉及面要更广一些。
两门专业课考试都分为三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 (4*10') 简答题(6*15’)以及论述题(2*25')。 5/8
3、所需资料
①专业课一名称虽为政治学概论,但考的是《政治学基础》这本书,不要纠结!我当初纠结了好久,怕用错书,毕竟名称不一,其实就是这本!建议使用*版即第四版。
②也可以买一本圣才图书的《政治学基础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作参考。
③《地方*与政治》第二版。
④自己整理的背诵资料。
⑤历年真题。
4、时间安排
3月:三月份开始,*在一个月之内把两本书仔细看一遍,有个大致的印象和了解。《政治学基础》有网课,由于我高中是文科生,对于文科的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些许,所以我没有看课,如果是理科生,觉得自己底子较薄弱,可选择性看一看网课。据说《地方*与政治》在慕课上有网课,我没看,这本书简单易懂。
4月:两本书都浏览一遍后,就可以开始根据资料进行重点内容的勾画了,勾画*使用铅笔,因为你前期认为重点的内容,可能在你后期无数次阅读与理解之后,发现有些内容不需要背诵,这时候就可进行删减与补充,书面也不会看起来很乱。对于不想单独整理文档直接拿书背诵的同学也更方便。
5月-6月中旬:我是在全部重点内容勾画之后,再自己整理成文档,以便于后期的背诵。当然,整理文档的过程很繁杂,耗 时较长,但对干不想拿着厚书背诵的我来说,这样做会在后期提高我背诵的效率(书上画得乱七八糟我看着会很烦)。我是按照考试的题型进行整理的,《政治学基础》整理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两个文档,《地方*与政治》也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两个文档。之所以没有整理论述题,是我认为论述题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自我理解并阐述观点的集合体,所以没有单独整理。
6月中旬-7月中旬:开始*遍背诵,《政治学基础》分为7编,21章,《地方*与政治》分为12章。每天背一章的内容,两本书总共33章,一个月左右背完一遍。
7月中旬-12月中旬:按以上计划至少可背完6遍专业课,后期随着内容越来越熟悉,滚动背诵次数可依自身情况调整。
12月中旬-考试:查漏补缺。有时间可模考一下,尤其是做题较慢的同学,考试三个小时要写的东西很多,手和笔一定要跟上你思考的速度。
复试准备经验
今年不论是现场复试还是网络复试都要稳住心态,其实网络复试除了要尽量保证网络顺畅、环境安静,也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是对社恐友好,不需要轮流看每个老师的眼睛。
如果听不清一定要大胆礼貌地请求再说一遍。自我介绍和提问都可以和研友甚至家人模拟几遍,让他们(按你准备的问题)给你提问,把自己的回答录下来回看、总结。
要准备好自我介绍,虽然概率很小但我当时还是准备了一份英文的。准备复试的时候也不能放松英语,可以找一些英语权威专著、论文练习口头翻译。如果有科研经验*准备好好展示自己在其中的贡献,实在没有可以发掘一下自己优秀的课程论文。
这里提醒大家不论是招生计划变化,还是题型变化,出题范围变化,都不能慌,要牢记坐到考场上就赢过很多很多人了,真实的北大考场上很多空位弃考的,考验是信息战也是心理战。在尽力的同时不要把对手想得太恐怖,痛并快乐着的研究生生活在等你!
四、总结总的来说,这个专业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双一流专业,今年统考招生人数是84人(不含推免),相比之下,算是很多了。考试难度不大,基本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只要把两本书吃透背熟,平时多关注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时事新闻和中央文件,专业课考试没问题的。公共课政治和英语按部就班,每个脚印踏实走,不要假勤奋,重在效率,劳逸结合,每周放松一天,回来马上收心投入学习,其实不难的。尤其不要怀疑自己,你要相信,你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你值得更好,加油!
*想说的话
不必去看太多网上的作息时间表,也不用和任何人比较学习时长或者学习进度,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觉得多少遍之后自己可以很灵活地运用了就足够了。焦虑很正常,但一定把握好度,不要影响自己的复习节奏和效率。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坚持到*就是胜利,我们当时考研自习室里凡是坚持到*的,结果都很不错!所以,保持好心态,这既包括考前也包括考试过程中愿所有考研人所得皆所愿,成功上岸理想院校!
北京*2022考研复试线:
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结构355,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75,计算机应用技术350.
软件与微电子,复试人数522人,*345分,*441分,差距很大啊!
环境科学与工程,只有1人复试,396分。
集成电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7人进复试,*388,*336.
工,机械专业,31人进复试,*409,*349.
数*学,应用统计非全360,金融硕士全日制385,基础数学280.
物理,电子信息专业,4人进复试,*386,*347,气象学2人复试,*361,*338,大气科学与大气环境4人复试,*345,*327.
建筑与景观设计,*415,*378.
城市与环境,自然地理学6人复试,人文地理学3人,历史地理学2人,城市与区域规划5人。
心理与认知科学,应用心理硕士*429,*355,32人进复试。
经济,金融硕士419分,税务419,保险390,国际商务390.
*管理区域经济学5人复试,*419,*394,政治学5人进复试,*416,*354.
新闻与传播。新闻与传播硕士分数线37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95,科学社会主义355.
教育,高等教育学3人复试,*404,*366,教育经济与管理2人复试,教育技术学1人复试,教育学2人复试。
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6人进复试,情报学9人复试,*416,*378.
北京*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在2021年U.S.News世界*排行榜上,北京*排名世界第51位。
在2021年泰晤士世界*排行榜上,北京*排名世界第18位。
在2021年QS世界*排行榜上,北京*排名世界第16位,与清华*并列国内高校*。
在2021年软科世界*排行榜上,北京*排名世界第45位。
2021年,北京*在世界*排行榜上的位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反映了北京*国际声誉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实力不断攀升。
2021年、2022年北京*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线对比
1、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的复试分数线均保持不变,与2021年持平。
2、北京*2021年、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外语、专业课1、专业课2的各**分数要求,也未发生变化,与2021年持平。
3、教育学专业由340分提高到355分,增长了15分。文学由350分提高到370分,增长了20分。
4、2021年北京*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线
5、2021年学术硕士复试分数线,*的是经济学和历史学等2个专业,380分;分数线*的是理学和工学等2个专业,310分。
6、2022年学术硕士复试分数线中,*的仍然是经济学和历史学等2个专业,380分;分数线*的,仍然是理学和工学等2个专业,310分。
由上可见,北京*2021年、2022年学术硕士招生考试的复试分数线,总体上保持稳定,有8个专业没有变化,占比80%。只有2个*有局部调整,占比20%。
北京*2021年、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的变化特点:
*,从复试分数的总体变化看,共有11个专业或*的复试分数线保持不变,占比52.38%。
分别是:艺术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临床医学、药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电子信息、机械专业,金融硕士、税务硕士、保险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等等。
第二,政治或综合、外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等*复试分数线*要求,均未发生变化。
可见,北京*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的难度,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地。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第三,复试分数线下降的专业,共有6个专业,占比28.57%。分别是:
(1)应用统计硕士专业,由380分下降到360分,下降了20分。
(2)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由370分下降到355分,下降了15分。
(3)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由380分下降到360分,下降了20分。
(4)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由375分下降到370分,下降了5分。
(5)口腔医学硕士专业,由340分下降到330分,下降了10分。
(6)会计硕士专业,由255分下降到250分,下降了5分。
第四,复试分数线提高的专业,共有6个专业,占比也是28.57%。
(1)审计硕士专业,由255分提高到230分,提高了5分。
(2)体育硕士专业,由340分提高到380分,提高了40分。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由355分提高到365分,提高了10分。
(4)文学与博物馆硕士专业,由330分提高到340分,提高了10分。
(5)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专业,由310分提高到320分,提高了10分。
(6)艺术硕士专业,由350分提高到365分,提高了15分。
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变化情况分析
(1)强军计划,复试分数线仍然是280分。
(2)援藏计划,四门、三门,都由2021年总分290分提高到300分,提高了10分。
(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MPA新疆定向班,由150分提高到165分,提高了15分。两门仍然是175分,未发生改变。三门,分别提高了5分、5分和10分,总分共提高了20分。四门,分别提高了5分、5分、10分、10分,总分共提高了30分。
(4)退役*生士兵计划,复试分数线由单科执行报考院系专业所属门类线,到2022年有了明确的规定,如两门为120-55分;三门,单科55-55-180分;四门,单科55-55-90-90分。
(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降分,由2021年的“总分比普通线”降20分,到2022年“总分比院系的同种专业普通考生实际线,下调10分”,优惠力度有所减少。退役*生士兵计划,“总分比普通线降10分”的规定,没有发生变化。
北京*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如何理解?
北京*公布的2022年各专业复试分数线,仅仅是控制分数线,不仅要看各*的*分有无达标,还要看总分是否符合要求。此外,由于北京*专业课试题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学术学业和专业学位的复试分数线相对比较低。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北京*各专业各院系的复试分数线是很高的,这一点,家长和考生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毕竟,2021年至2021年,北京*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都有近30000人。而北京*2022年推免生有2800多人,录取3100多人。
因此,报考北京*硕士研究生“上岸”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只能祝愿进入复试的考生继续奋力拼搏,好运连连,考出佳绩,圆梦北京*。
这个很难说吧,每个人的背景、兴趣和准备情况都不同,所以*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建议您可以多了解一些相关专业信息,并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作出选择,具体难易程度还是需要看自身的能力去判断。
北大考研专业信息很多,这里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常见的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
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工程技术: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
医药卫生:包括临床医学、医药卫生管理等。
农林环境:包括农业科学、林业科学等。
教育教育管理:包括教育硕士(师范类)、教育管理硕士等。
法律法律硕士(非法律本科)。
理论经济经济学硕士(非经济本科)。
艺术设计:包括美术设计、艺术史论等。
新闻传播: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
管理学: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等。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事务、公共政策等。
物流管理:包括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
统计学:包括统计学、应用统计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包括材料科学、材料工程等。
地球物理学:包括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等。
以上仅为部分北大考研专业信息,具体可参考北大研究生院官网。
南开*好一点。
南开*(Nankai ),简称“南开”,位于天津市,由*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世界一流*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专业26个,*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本科专业93个。
2021年12月,南开*35个一级*参加*第四轮*评估,有5个*进入%,14个*进入%,23个*进入前20%,29个*进入前30%。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个,*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开*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北京考研培训中心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17332948818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