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培训中心

针刀如何治疗帕金森病

发布时间: 2024-02-26 16:47:28


针刀如何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典型病例:王老太太今年76岁,患帕金森病5年,家境比较富裕,在本地多家大小医院口服多种药物效果不佳。儿女们带她到解放军301医院看病,*建议可以做开颅手术,花费需要二十多万元,不过效果不好说,无奈他们又回到安阳。经过多方打听,她来找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医生给她做了详细的检查,她躺在病床上,全身晃动得整个床都跟着晃,并说双手拿不住馒头,双腿也晃得自己不能上楼梯。


这是疼痛科遇到*严重的帕金森病,董主任组织了全科会诊并制定以针刀、神经阻滞治疗为主的方案亲自实施操作。经*次治疗,王老太太的头部晃动即明显减轻。再经过20多天的综合治疗,她的床不再"地震",双手拿住了馒头,自己也能上楼梯了。


帕金森病的针刀治疗*报道见于肖德华教授于2009年在援助罗马尼亚时诊治帕金森病多例。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退变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者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分的震颤,动作迟缓,身体僵硬。主要症状为行动迟缓、肌肉僵直、四肢颤抖、步伐拖曳、忧郁及痴呆等。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4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病因迄今为止仍不清楚。病理生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脑多巴胺缺乏;致使壳核和尾状核相对兴奋而引起帕金森病。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帕金森病的黑质合成多巴胺不足呢?我们认为是与脑内供血直接相关。供应中脑、黑质的血液是来自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则是颈内动脉直接的延续。中老年人由于退变、慢性劳损导致慢性颈肩腰背肌肉、筋膜、骨骼慢性损伤,肌肉筋膜增厚、粘连刺激神经、影响血流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之一。


针刀治疗通过松解软组织,使软组织筋膜套内包裹的肌肉、神经、血管放松,间接达到增加脑内多巴胺的作用。这种改善脑部血流的作用已在临床中得到证实,我们在多次头颈部针刀治疗后可以发现部分老年患者白发部分变黑,发质变硬、脱发减少。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脑部退化性疾病,因脑内黑质病变,脑功能失调造成的。有三种主要症状:肢体颤抖;肢体僵硬;动作迟缓。据不完全统计,在*患有帕金森病的病人有200万之多,大约占55岁以上人口总数的1%左右,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帕金森病很少发生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发病的平均年龄60岁左右。但近年来,我们在门诊中发现了很多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该病发病隐匿,病程也很缓慢,初期表现通常不被病人首先注意到,而由病人的亲属、朋友或同事观察到。在发病初期,单侧肢体颤抖,平时写字时,字体小而不规则;精细的动作如扣纽扣、搅拌咖啡或牛奶等变得困难;在床上翻身或从椅子上站起时显得费力。有时病人的站立姿势会呈身体弯曲前倾。走路时起步困难,步伐变小,如同拖着脚走,之后越走越快,径直往前冲。说话声音单调,缺乏抑扬顿挫,表情呆板,且易流口水。若不给予治疗,严重时肢体僵硬、躯体平衡反射变差,*终无法活动而长期卧床。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能终身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当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笔者从2009年6月起,在临床上依据针刀原理为指导,以针刀为器具,在颈背部为治疗点,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病例1


例1,女,68岁,罗亚尼亚布拉索夫市人。2009年7月15日就诊。主诉左上肢震颤,静止时伴有头部晃动两年余。两年前始觉左手伴左上肢颤抖,左手的颤抖为重。大约1年后出现静止时头部晃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查体为左颈2-4关节突关节压痛(+)。印象:帕金森病(遵当地诊断)。处置:颈部针刀软组织松解术(图1)。


2009年7月15日至9月29日该患者共接受治疗12次。一般5-7天治疗1次,施术部位常规碘伏消毒(以下相同)。2009年11月25日该患者到本医疗中心看其病时,笔者巧遇此患者,满面笑容告知左手、左上肢震颤及头部晃动皆已消失。


病例2


例2,男,64岁,罗马尼亚特尔古穆列什市人。2009年7月26日就诊。主诉双手震颤,反应迟钝4年余,近1年来明显加重。现病史为4年前始觉双手发抖,反应迟钝并逐渐加重伴有记忆力减退,自感记忆力明显下降,走路时身体前倾,步态较小,近1年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本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查体:表情呆滞,行动缓慢,解衣扣时双手抖动;双侧颈2-5关节突关节压硬(++)、双侧肩胛提肌肩胛骨附着点压硬(+)。印象:帕金森病(遵当地诊断)。处置:颈部针刀松解术(图2)。


2009年7月26日至2009年11月16日该患者共计治疗9次,第2次来治疗时,自感头脑较治疗前清醒,第4次治疗后即感双手震颤明显减轻、自述大脑反应灵活,记忆力明显改善,走路前倾消失。


病例3


例3,男,72岁,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市人。2009年12月4日就诊。主诉为头及上肢震颤15年余。现病史为15年前患病,1994年在首都布加勒斯特采用血管给药治疗,治疗后头及上肢震颤消失。3年后复发,现患者头、上肢震颤,右手握拳无力。再口服治疗帕金森病药无效。查体:双侧颈2-6关节突关节压硬(++)。印象:帕金森病。处置:颈部针刀松解术(图3)。


2009年12月9日复诊,自述左右转头较轻松,治疗前左右转头特别困难。2009年12月14日复诊,感觉颈部轻松,双下肢发热,治疗前双下肢发凉,以足尖为主。2010年1月8日复诊,屈颈角度加大,下颌可接触胸部,左右转头角度明显加大,头及上肢震颤减轻、震颤幅度变小。


病例4


例4,男,55岁,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人。2009年12月4日就诊。主诉为双手震颤4年余,颈部不适强迫屈曲位8个月余。现病史:双手震颤4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2009年4月在家剪树枝2天,此后抬头费力即颈部强迫屈颈位。查体:颈部肌肉广泛压硬(++),强迫屈颈位。印象:帕金森病。处置:颈部针刀松解术(图4)。


2009年12月11日复诊,自述治疗当天3个小时感觉颈部轻松,此后如前。


2010年1月16日复诊,针刀松解后4、5天内颈部轻松、双手震颤有所减轻。2010年1月23日复诊,颈部轻松,双手震颤明显减轻。2010年1月30日复诊,睡眠明显改善,治疗前经常失眠,双手每天颤抖1-2次,治疗前整天颤抖,现在感觉良好。2010年3月6日复诊,自感右手基本不震颤。2010年3月13日复诊,自感右手又有些震颤,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病例5


例5,男,74岁,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市人。2010年3月10日就诊。主诉为双手震颤5年余,腰痛伴双臀外侧窜痛2年余。现病史为5年前始觉双手震颤,后在本地诊断为帕金森病;腰痛2年余,近1年出现腰至双臀外侧窜痛。查体:双C2-5关节突关节压硬(+);胸2-3棘突两侧压痛(+)。印象:①帕金森病;②胸腰筋膜损伤。处置:颈部针刀松解术(图5)。


2010年3月17日复诊,自述双手震颤有所减轻;腰至双臀外侧窜痛减轻。2010年3月24日复诊,述双手震颤明减轻,治疗前每天服药,但双手仍然震颤;现在已停药,隔日出现一次双手震颤。腰至双臀外侧窜痛基本消失。


2


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症状,但*终未能根治。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


针刀治疗以改善脑部供血,提高大脑尤其是基底核的供血,恢复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为主要目的。


2.1治疗原则


减涨、减压,松解颈背部软组织的压痛、结节、条索等阳性反应点。


2.2具体方法


采用高靠背椅反坐屈颈位或俯卧位,患者额头放到高靠背椅的椅背上或双手重叠额头放到手背上。


2.3颈部棘突治疗点


第2颈椎是整个脊柱的生物力学交会点,由于创伤或劳损使其肌肉、筋膜、腱膜等软组织损伤致颈椎失稳,如有头、面五官病症时,以颈2棘突偏歪及棘突两侧有压痛为多见。


2.3.1定点


在颈2棘突两侧进针刀,一般棘突两侧治疗点距离后正中线旁开1.5-2 cm。


2.3.2进针方向


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后正中矢面约成45°角。


2.3.3进针刀深度及松解程度


快速刺入皮肤分层缓慢松解、剥离,进针深度因人而宜,一般在1-3 cm。根据针下感觉来掌握针刀(图6)松解、剥离的情况及深度,可到骨面(不是*),松解剥离时常可根据针刀下松解声音判断松解、剥离情况,正常组织无声音或声音很小,粘连、疤痕等病变组织即纤维化程度较高的病变组织,松解、剥离时声大、音高。一般性治疗时松解2-3针刀,如果针刀下感觉到有紧涩、坚硬感且松解剥离声大、音高时,针刀松解可在3-8针刀。


2.3.4注意事项


颈2棘突多有偏歪,针刀治疗时应根据颈2棘突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第2颈椎棘突是力的交会点,棘突两侧是头后大直肌及头下斜肌的起点,棘突分叉部是颈半棘的附着点,这个部位掌握好能够治疗很多头、面、五官等疑难病症。


2.4颈部关节突关节点


2.4.1定点


后正中线旁开1.5-3 cm。


2.4.2进针方向


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后正中矢状面约成45°角,即与刺入点皮肤约成90°角。


2.4.3进针刀深度及松解程度


进针深度因人而宜,一般在3-5 cm,可到骨面或关节突关节囊。松解程度同上。


2.4.4注意事项


应严格选择施术范围、进针角度及进针深度,因患者胖瘦不同,有时4号针刀不能到达骨面,治疗效果同样理想。故治疗时不必强求到骨面。


2.5胸椎治疗点


胸1-5关节突关节点及棘突点(同颈椎棘突点进针深度一般为1.5-2.5 cm,松解程度同上)。


2.5.1定点


后正中线旁开1.5-2.5 cm。


2.5.2进针方向


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刺入部位皮肤垂直。进针刀深度及松解程度:进针深度一般为3-8.5cm,松解程度同上。


2.5.3注意事项


没有针刀治疗经验的医生,不必强求到骨面,一般疗效同样理想,个别患者有差异。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侵权的话,请联系我删除!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针刀培训中心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15377653121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课程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1537765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