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精诚教育普通话培训课程
面议发布时间: 2008-12-18 16:27:56
在*七大方言中,粤方言是最古色古香的,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词汇和用法,如:“企”(站)、“食”(吃)、“行”(走)、“颈”(脖子)、“渠”(他、她)、“晏”(晚)、“悭”(节省)、“无”(没有)、“于是乎”(于是)等等,读起来儒雅之至。
广东人里有不少中原世家,古风余韵,虽废犹存。在台山人的家庭里,媳妇把家婆称作“安人”。安人,从宋代开始就是正从六品官诰命夫人的封号。有人认为,粤语形成于晋代,所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西晋时发生“八王之乱”,继而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这是一个北人南迁的高潮。故广东人“至今能晋语”,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清代广东著名学者陈沣认为,广州音最切合隋唐音,最方便阅读古文。他写过一本《广州音说》,专门解释其原因,“盖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
人们所说的“粤语”,主要是指广府话,尤其是指以广州西关(上下九、第十甫一带)口音为本的白话。如果你想验证自己的粤语说得准不准,有一个办法,念念这首歌谣吧:“阿四阿四,”{条锁匙,开个夹万,”{两毫子,买斤荔枝,唔爱黑叶,要爱槐枝。”这首歌谣取衣韵,必须上下齿咬合,舌面向上,才发得出衣音。如果你能咬字清晰准确,就算会说正宗的白话了。
在粤语词汇中,据说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方言。广州人日常口语中,方言频率竟高达五六成。最令北方人头痛的,也许是广州话中大量的倒装句。北方人说“你先走”,广州人说“你行先”;“左转”叫“转左”等等。
以上介绍据说是历史专家的新观点,新成果,罗列在此,大家共赏。
在粤语文化圈里(如香港),常听到人们谈论起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掌故。当年,帝制倾覆,共和初肇,在*民国国会里,要求奉粤语为*“国语”的呼声很高,支持的票数,已然过半。但孙中山逐一去说服粤籍议员,劝他们放弃粤语,改投北京话一票。*,凭着孙中山的人望,粤语仅以3票之差,败给了北京话。
不过此话实为讹传。当年,国语会议是袁世凯主持的,而且,发音是各区平衡,逐字投票通过。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广州白云区新希望电脑会计网站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400-850-8622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课程